全託難以放心 建議延長在校時間以便接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粵港澳加強基礎教育交流合作,並提出在廣東建設港澳子弟學校或設立港澳兒童班並提供寄宿服務。對此,在深圳工作的港人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稱讚,在粵港人子女求學將有更好的政策支持,且可以增加異地上學的選擇範圍,減少兩地奔波的辛苦。但他們提出,寄宿制涉及孩子身心健康、安全等方面問題,他們會謹慎考慮;最好推行多樣靈活的寄宿服務,官方也應加強辦學資質審查,提高門檻。
港人周先生表示,解決了孩子的讀書教育問題,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港人到內地發展。他在深圳南山工作和生活多年,全家已經深度融入內地發展。兒女上學問題,曾一度令他非常困擾。「老二出生後的一段時間,我工作很忙,跨境去香港讀書奔波辛苦,留在深圳老人年邁無法幫忙照顧,當時就想送老大到寄宿學校,但私立的國際學校太貴,所以只能請個保姆,導致經濟壓力也很大。如果能有寄宿班選擇,孩子們有個讓人放心的去處,相信工作就能更安心。」
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發現,在設立港澳兒童班並提供寄宿服務方面,有相對較多的港生家長表示會增加上學選擇,也希望相關部門能陸續出台更多的細節,包括寄宿服務的模式、學費、設置寄宿制的階段、孩子在學校的安全和身心健康發展等等。
盼設特色課程 保留香港元素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港生家長胡先生提出,港澳兒童班寄宿服務應是多樣的。他認為,未成年兒童完全寄宿在學校直到周末才回家,雖然鍛煉了自立能力和集體生活能力,但由於脫離父母,心理健康易受影響。同時,在學校裡的安全很重要,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要非常順暢。
胡先生建議,可先考慮半寄宿或靈活寄宿的服務模式,「家長出差沒人照看,兒童班可以申請臨時寄宿;家長加班太忙,兒童班可以提供照看,再推遲接回家,這樣工作忙碌的家長也能合理安排時間接送孩子。」
他提出,如果在學校寄宿,在課外活動的設置上希望能延續香港的教學習慣和模式,「可以嘗試開設一些特色課程,能保留多一些香港元素。」
雙非童已長大 基礎段需求小
絕大多數雙非學童家長受訪表示,因雙非學童均已陸續長大進入小學階段,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寄宿服務需求不大。李太的女兒在香港北區的小學已讀到5年級,即將準備升中學考試。
她認為,設立港澳兒童班關鍵首先是要解決學籍問題,其次是課程上的設置怎麼與香港的中學銜接;至於寄宿服務方面,雖然每天的跨境上學很辛苦,但是在香港本地讀書才能更融入當地,了解香港社會。
雙非學童家長孫女士亦表示,對該政策的落地實施持觀望態度。「兒子已送到香港讀小學,今年將升至二年級,若未來幾年全家沒有大的變動,孩子應該也不會回到內地就讀,會一直堅持在香港讀完小學。」 她說,在雙非家庭微信群裡,也有家長對孩子目前的學校不滿意,因為距離深圳太遠,跨境太辛苦,有轉學的想法。
此外,也有很大一部分雙非家庭並無意願讓孩子赴港讀書和生活,鄭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說自己當年赴港產子純粹是為了生二胎,現在孩子已在深圳讀小學,今後沒有打算來香港讀中學,因此不涉及課程銜接問題,也就無意願就讀港人子弟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