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中新社報道,昨日,中央政法委牽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參加的聯合調查組,根據各部門依據各自法定職責開展的調查工作,公佈了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審理的陝西榆林凱奇萊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訴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合作勘查合同糾紛案(以下簡稱「凱奇萊案」)卷宗丟失問題的調查結果。經聯合調查組調查,網上反映的「凱奇萊案」二審卷宗丟失,實為王林清利用工作之便竊取相關材料。鑒於王林清的行為已涉嫌犯罪,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立案偵查。
王林清在「凱奇萊案」當事人趙發琦於2011年上訴到最高法院後,擔任該案二審合議庭的承辦人。2014年,王林清因與他人違反規定,私自以最高法院某直屬單位名義舉辦培訓班並私分辦班利潤被單位紀律處分;2016年11月參評「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時,又因此前在幹部檔案審核中,被查出多處塗改個人檔案受到誡勉的組織處理而未被推薦,由此對單位有積怨。2016年11月25日傍晚,最高法院民一庭庭長程某某要求王林清加班起草「凱奇萊案」二審法律文書,遭王林清拒絕,程某某告知王林清如不願意加班就讓別人承辦。王林清認為在案件收尾期將其調整出合議庭,對此十分不滿,加上前期積怨,遂產生藏匿案卷材料、給單位製造麻煩的想法。據調查,王林清於當晚23時許來到辦公室,將該案臨時裝訂的副卷拆散,把全部正卷和拆散的部分副卷材料帶回家中。王林清向調查組講述,其拿走案卷材料時進行了挑選,將單位不能複製或者沒有備份的都留在了辦公室文件櫃中。王林清後來在視頻中提到的4份在新的二審案卷中出現的文件,包括案件流程表、是否申請迴避確認單、閱卷筆錄、輿情報告等,均來自當時留在辦公室的材料。
聯合調查組與最高法院有關人員分別談話了解和外圍調查的情況可與王林清自述內容相互印證。調查顯示,11月28日(星期一)上午,王林清向程某某謊稱二審案卷丟失,程某某當即讓王林清仔細查找無果。11月29日,程某某在請示分管院領導同意後,正式通知王林清退出合議庭。
圖阻他人接手其承辦案件
據王林清向聯合調查組陳述,其竊取卷宗材料的目的是想給單位製造麻煩,使新合議庭承辦人不能順利進行後續工作,最終迫使單位讓其繼續擔任承辦人。實際上,王林清拿走的是上訴狀、代理詞、第一次合議庭合議筆錄等合議庭工作電腦中有備份或可複製的案卷材料,並不能影響案件繼續審理工作。2018年1月該案二審宣判後,王林清認為案件卷宗「丟失」仍正常宣判,單位對卷宗「丟失」也沒有追查,遂臆測有「黑幕」,加之前期積怨,於是決定通過寫「舉報材料」、拍攝自述視頻的方式向上級「反映情況」。
對於網傳視頻中王林清聲稱最高法院「監控錄像黑屏」問題,聯合調查組也進行了詳細調查。因事件發生距今已有2年多時間,最高法院監控錄像按規定保存3個月後自行覆蓋,相關監控錄像現已無法調取,但根據最高法院監控錄像中控室操作規程,調取錄像、設備故障均有書面記錄。聯合調查組調取了2016年12月15日程某某在最高法院保衛處人員陪同下調看監控錄像的登記表及相關登記資料,顯示在程某某調看錄像及「卷宗丟失」事件前後,監控系統運行正常,沒有「黑屏」和報修的記錄。對於王林清反映的程某某等人在其報告案卷丟失後「並不着急」的問題,程某某說,當時認為案卷不是丟了,只是沒找到。調查也表明,最高法院有的庭室存在案卷存放混亂、歸檔不及時問題。綜合上述情況,聯合調查組認為,王林清的口述及相關調查材料能印證其竊取相關材料的事實,監控錄像問題不影響調查結論。
聯合調查組的調查還證實,王林清除竊取二審部分案卷材料外,還拍攝視頻、偷拍二審部分副卷材料,其中部分視頻、材料後來被發佈到網上。
網上案卷涉及國家秘密
調查發現,「凱奇萊案」二審判決之後,王林清多次與當事人趙發琦見面。據王林清講述,2018年7、8月左右,趙發琦為王林清錄製視頻提供幫助,王林清在視頻中講述了「凱奇萊案」和「山西王見剛與王永安糾紛案」。2018年8月前後,趙發琦將王林清介紹給崔永元,崔永元在其工作室幫助王林清錄製了反映所謂「凱奇萊案」案卷丟失、監控視頻「黑屏」等問題的視頻,上述部分視頻經崔永元剪輯後分段在網上發佈。
調查還發現,崔永元在網上發佈的最高法院相關副卷材料也來源於王林清。王林清被調出合議庭後,無權調閱該案案卷材料。2018年8月,王林清謊稱經程某某同意,從書記員李某某處騙取了案卷副卷,並用手機偷拍了部分材料,通過微信發給趙發琦;2018年12月28日,崔永元將相關內容在互聯網上發佈。據王林清向聯合調查組講述,他還給崔永元提供了向上級「反映情況」的信件及部分材料。經國家保密部門鑒定,王林清拍攝、後在網上流出的案卷材料中涉及國家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