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存準率下調空間「小多了」

2019-03-1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兩會報道)自去年以來中國已五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人大記者會上表示,未來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一定空間,但較前幾年「小多了」,將逐步向「三檔」存款準備金率框架轉型,區分對待大小銀行。

2018年初至今,人行一共五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累計下調3.5個百分點。目前,銀行業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11%左右。

逐步簡化為「三檔」框架

易綱說,存款準備金率將來會逐步簡化為「三檔」比較清晰透明的框架,大型銀行為一檔,中型銀行為第二檔,小型銀行特別是縣域的農村信用社、農商行為最低的一檔。

易綱認為,與國際比較,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屬於中等。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比較低,但超額存款準備金率比較高。就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與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之和來說,美國、歐洲是12%,日本超過20%。中國目前三檔存款準備金率加權平均是11%,而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只有1%,因此總的準備金率為12%,跟發達國家水平差不多,遠低於日本。

「發展中國家有個發展階段問題,這個階段中,一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合適且必要的。我們存準率下調還是有空間的,但是這個空間相較於以前要小多了,這方面要考慮資產配置和風險問題。」易綱說。

穩健貨幣政策內涵不變

在貨幣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但沒有再提「保持中性」,外界猜測這一表述的變化可能意味着貨幣政策會趨向寬鬆。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對此表示,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提「中性」,是因為這樣更簡潔,但穩健貨幣政策內涵沒有變。

易綱稱,貨幣政策的原則是逆周期管理,總量上要鬆緊適度。今年貨幣政策的目標有三,一是廣義貨幣(M2)與社會融資增速大體上與名義GDP保持一致;二是結構上更加優化,進一步加強對民企和小微企業的支持;三是兼顧內外平衡,因為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貨幣政策需兼顧國際和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