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港珠澳大橋一樣,台灣海峽跨海通道將產生的戰略意義絕對不是簡單用財務指標可以衡量的,它的意義和作用是非凡的,將解決這麼多年來台灣的『孤懸』問題,也能彰顯和提升中國的強大國力」。孟凡超表示,台灣海峽跨海通道的融資和建設都可以複製港珠澳大橋模式,「因為都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所建」。
就台灣海峽北線跨海大橋的造價預估,孟凡超給出5,000億元的回覆。
「可能還不只這麼多,如果啟動再晚,隨着各種成本的增加,需要的資金會更高。」他說,在大橋的融資方式上,完全可以借鑒港珠澳大橋方式,「可以社會融資,向國際公司開放,允許國際企業參與其中。」
戰略意義大 難用錢衡量
「建成後的台灣海峽通道戰略意義作用不能以財務來衡量,但是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絕不會太差。」孟凡超說,「隨着兩岸融合進一步發展,台灣擁有2,300萬的人口量,交通量也應該可以由此預估,這些將來都需要在前期規劃研究過程中進一步深入研究。」
孟凡超表示,港珠澳大橋成功開通足見中國在大規模跨海通道建設方面不存在技術性的難題,當前最要緊的還是兩岸盡快達成共識,盡快展開相關工作。「我還有一年時間就要退休,但是我不會離開橋樑設計行業,我和我的團隊都很希望能參與到台灣海峽跨海通道的建設過程中來。」■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