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科發展,生物科技是其中一個重點範疇。為培養學生的相關興趣,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耗資250萬元建立生物科技實驗室,學生可透過DNA比對實驗找「兇手」、辨識食物是否經過基因改造、甚至編輯食物基因等;校方會安排表現優異的同學到科大參與研究。上述實驗室現正處於試用階段,預計下學年將開放給全校學生使用。
舊圖書館改建 生化實驗室同棟
唐乃勤初中書院於2015年開始規劃將原有的圖書館改建為生物科技實驗室,去年暑假動工,當年10月左右落成。校長黃仲奇表示,實驗室面積逾千平方呎,選址於舊的圖書館是有意與校內的生物、化學實驗室統整於一棟樓;而舊圖書館面積有限,已不足以存放藏書,新圖書館藏書可達兩萬本,是之前的逾兩倍,可提供更多生物科技圖書給學生參考。
校方建立上述生物科技實驗室、發展生物科技課程、搬遷及擴建圖書館,合共花費520萬元,當中除獲唐乃勤捐款380萬元,其他經費為學校開放校舍的租金收益。
黃仲奇指,學校生物科技課程主要參考教育局中學科學科課程指引框架,再自行編制校內課程及教材。他引述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王殷厚指,發展生物科技課程資金投入大,許多學校未有設置這門課程,令生物科技收生面臨困難,故校方成功邀請王殷厚擔任課程首席顧問,指導課程設計,未來表現出色的學生更有機會赴科大參與精密實驗,有望在科研期刊發表結果。
開辦生科課 教改造食物
該校生物科技實驗室目前已購置電泳凝膠影像分析系統、凝膠電泳系統、小型離心機、自動微量移液器、高壓電源供應器等設備,以配合課程硬件要求,初步已投入30萬元至40萬元,未來會繼續投放逾百萬元購買儀器。軟件方面,學校已於去年10月安排全校6位科學科老師在公開大學完成了生物科技實驗課訓練。
該實驗室能容納36名學生進行實驗,目前已在試用階段,供學科尖子等使用。該校中三學生李穎侗認為,學校購置了齊全專業的設備,「發現了做DNA實驗很有趣。」中二學生鄭惠鳴則表示,本身一直對生物科有興趣,十分期待下一年學校提供的生物科技課程。
實驗室技術員周汶璁表示,課程會涉及讓學生嘗試食物基因改造,為顧及實驗安全,改造食物不可外流,也會向學生強調改造過的食物不許食用。
黃仲奇透露,校方已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200萬元,希望將生物科技實驗和資訊科技結合,未來讓學生用iPad收集並分析實驗數據。實驗室每年需花費約40萬元至50萬元營運,為充分利用設施,未來會讓已經掌握實驗技巧的學生擔任「小老師」,將知識傳授給小學生,又擬把相關課程與高中課程銜接,讓高中生繼續做實驗,協助立志將生物科技為長遠發展目標的同學,有機會走進生命科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