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嫦六及小行星探測徵「小夥伴」

2019-04-19
■國家航天局昨日在北京交接嫦娥四號國際載荷科學數據,並發佈嫦娥六號及小行星探測任務合作機遇公告,向國內院校、民營企業和國外科研機構進行徵集。     新華社■國家航天局昨日在北京交接嫦娥四號國際載荷科學數據,並發佈嫦娥六號及小行星探測任務合作機遇公告,向國內院校、民營企業和國外科研機構進行徵集。 新華社

探月工程續向國際開放 將結合「帶路」建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國國家航天局昨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為嫦娥六號任務和小行星探測誠徵全球「小夥伴」,包括港澳在內的國內外科研機構均可參與。據介紹,科學家們有機會在嫦娥六號的軌道器和茬偏馱W獲得總質量20千克(kg)的搭載載荷。此外,中國還首次公佈正在論證中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並將公開徵集其所搭載的8種科學載荷。

今年初,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人類在月球背面首次茬馬紫爣斐,其搭載包括多台國際載荷在內的科學載荷,取得大量珍貴數據。

嫦六兩器共可搭載20kg

昨日,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瑞典交接了中性原子探測儀數據、向德國交接了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數據、向荷蘭交接了低頻射電頻譜儀數據。三國科研人員代表均對嫦娥四號的成果表示滿意,並希望進一步與中國展開合作。

中國最新的月球和小行星探測計劃,也繼續向國際同行開放。在嫦娥六號方面,作為備份星,將根據嫦娥五號實施情況,確定任務的發射時間、茬隻a點,並最終實現月球樣品自動採樣返回,開展綜合分析研究。嫦娥六號任務的軌道器和茬偏僚N分別提供10kg,共20kg質量用於搭載載荷。

小行星探測徵8種科學載荷

尚在論證階段的小行星探測任務,昨日是首次公開進行介紹。此次任務擬採用一次發射,實現一個近地小行星的取樣返回和一顆主帶彗星的繞飛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徵集66.3公斤8種科學載荷,包括中視場彩色相機、熱輻射光譜儀、可見紅外成像光譜儀、多光譜相機、探測雷達、磁強計、帶電粒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塵埃分析儀。同時小行星探測任務還預留了200kg運載能力用於搭載。

小行星探測任務的搭載方案也分兩種。一,是由運載火箭搭載獨立的探測器(搭載器),在小行星探測器(主探測器)入軌分離後與運載火箭分離,獨立開展探測任務,質量不大於200kg。二,是由主探測器將搭載器送至近地小行星或主帶彗星擇機釋放,搭載器獨立或與主探測器聯合開展科學探測。

上述搭載申報截止時間為2019年8月31日,包括香港科學家、科研機構在內的國內外科研單位等均可參與申請。

據介紹,以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測工程將拉開序幕。中國將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嫦娥六號任務和小行星探測任務中提供搭載平台和載荷資源的機會,向全球張開雙臂,歡迎更多國家參與中國的月球與深空探測工程,加強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基礎科學研究的國際交流,擴大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科學事業發展,讓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為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