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特稿】阿里擬「回家」 凸顯香港的價值

2019-05-30

市傳阿里巴巴將會在下半年來港第二上市,並且集資額高達200億美元。這個突如其來,又彷彿是意料中事的消息,成為近日本港市場熱烈討論的一個議題。在此消息傳出的早一天,中芯(0981)才宣佈其ADR將在美國退市,身為中國科技巨擘的阿里,也緊接出現回國上市的傳聞,自然引起市場從中美對峙格局方面去聯想。

阿里巴巴身為中國數一數二的科網公司,不單經常因假貨問題遭到美國和當地傳媒的攻訐,該公司近年又致力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FinTech、電子支付等技術,阿里也正在打造自己所屬的晶片,以上的科技領域,全是美國認為中國有所「威脅」的範疇,並且計劃透過科技戰去打壓。

分散風險 防成美打擊對象

若果阿里只在美國上市,處境可能相當危險,除了股價受壓外,也可能被利用作打擊中國的武器,成為下一家中興(0763)及華為。而阿里身在美國的高層,無異於自動送羊入虎口,隨時成為另一個「孟晚舟」。

面對如此局勢,相信阿里也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內,故回國上市成為必然的選擇,一旦未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被制裁、判罰、勒令停牌等,股份都可以保持在另外一個市場交易,繼續保留融資渠道。

市場人士已擔心當圍堵中國成為美國朝野共識後,中國企業如想向美國金融機構融資,可能會變得困難,阿里回國作第二上市,正有分散風險的需要。

港將得益「特殊角色」功能

至於阿里回國作第二上市,究竟會否選擇落戶香港,目前仍未下定論。但回顧過去,包括朝鮮戰爭、越戰等時候,每當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衝突升級,香港的「特殊角色」便會凸顯。雖然中美貿易戰肯定令全球經濟受損,香港也勢受牽連,但若香港能發揮好「特殊角色」這個功能,相信最終仍能獲得好處。

事實上,阿里巴巴早年曾在港上市及退市,到了2013年,阿里再想來港上市,不過,由於當時港股未設立同股不同權制度,迫使阿里赴美上市。港股去年出台的同股不同權制度,這正是為了重新吸引阿里「回家」之舉。

對香港而言,作為國家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若中美爆發金融戰,香港無可避免會受損,但只要本港繼續保持國際化、多元化及國際認受性,其他已在美國上市的內地企業,包括百度、京東等,可能也會跟隨阿里步伐來港;至於未上市的內地企業,如果要開拓國際市場「走出去」,很大機會也會選擇來港上市,或許能令本港挽回不少損失。

監管法治等優勢須續維護

總體而言,在中美角力下,內地資金與企業便更需要香港的國際金融服務,作為繼續接連國際的渠道。而本港市場的監管、法治、透明度、資訊自由流動等優點,正是香港的價值所在,也是國家所需,實在需要繼續大力維護。 ■香港文匯報記者周紹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