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台灣 > 正文

台文物修復業者西安學藝

2019-08-25
■「2019年台灣文物修復鑒定從業人員實習創業就業研習營」成員們日前在陝西參觀了水陸庵和公輸堂等古蹟。圖為成員們在公輸堂參觀。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陽波  攝■「2019年台灣文物修復鑒定從業人員實習創業就業研習營」成員們日前在陝西參觀了水陸庵和公輸堂等古蹟。圖為成員們在公輸堂參觀。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陽波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2019年台灣文物修復鑒定從業人員實習創業就業研習營」成員們23日在陝西參觀了被譽為「中國第二個敦煌」之稱的水陸庵壁塑,並與現場陝西文物修復專家互動交流後說:「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真是令人歎為觀止。」「這些匠心獨運的藝術品到現在依然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並表示,兩岸文化及遺產具有相同的歷史記憶。通過此次交流學習,希望未來兩岸文物修復人員能匯聚智慧,攜手保護屬於全人類的中華文化遺產。

據介紹,此次活動由陝西省文物局、陝西省台辦主辦,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與台灣大雁人文協會承辦。在陝西期間,台灣文物修復人員將圍繞古建、壁畫、彩繪泥塑的保護與修復這一主題,進行研習交流。同時,主辦方還邀請了陝西知名文物修復專家,採用專題講座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對台灣文物修復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活動自20日在西安啟動之後,研習營全體成員便馬不停蹄先後赴陝西歷史博物館、紫陽北五省會館、安康博物館、安康文廟進行交流。23日一早,聽說當日將赴水陸庵、公輸堂和重陽宮時,很多台灣營員顯得特別興奮,路上便和陝西同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剛一下車,台灣文物修復師鄧翔便被眼前這座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六朝古剎」所震撼,拿起手中的相機不停拍攝。

讚賞水陸庵 現場實踐

位於西安藍田的水陸庵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唐初尉遲敬德監修,後成為明代秦王朱懷埢的王府詞佛堂,現存有精美的唐、明壁塑,其大殿牆壁樑柱上嵌滿了3,700多尊人物造像,可與敦煌藝術相媲美。在陝西文保院專家、水陸庵文保項目負責人楊秋穎的陪同下,研習營全體成員仔細參觀了所有的壁塑。而對於目前文物修復中,中德兩國技術人員採取的很多創新性的技術,大家頻頻點頭認可,並給予極高評價。

在經過後壁時,台灣文物修復師鄧翔被一處文物修復現場所吸引,不由停下腳步,與陝西文保院文物修復人員劉林西交談起來。雖然兩人素未謀面,亦相距千里,但相同的專業,相同的文化,卻讓彼此一見如故。

結合現場修復實操,兩人從兩岸文物發掘及修復的程序步驟,聊到壁塑修復的技術,再到兩岸古建修復共同點等,相談甚歡。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助理劉芃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這就是我們舉辦活動的目的,通過這種現場實踐交流的方式,讓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更加有的放矢,最終共同進步,讓兩岸的中華文化遺產受益。」

「朝聖」公輸堂 零距觀摩

在結束了水陸庵的行程後,研習營一行又來到了位於西安鄠邑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輸堂。創建於明永樂年間的公輸堂,因殿內閣閣相連、層層疊疊,讓人眼花繚亂的小木作,被譽為集建築、雕刻、繪畫於一體的中國古代建築瑰寶。雖然這裡並未對外界開放,封閉的修復現場悶熱幽暗,但每一名台灣營員都如同朝聖一般,在文管人員手電筒引領下,恭敬、認真地參觀了每一處精華木刻的細節。「真是名不虛傳,這些木刻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罕見的。歷經600多年,還能保存得如此之好,真是奇跡。」

台灣文物修復師童宜平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陝西文化遺產豐富,政府特別重視,這裡的文物修復師在專業上都非常厲害,技術精湛,文物修復也是緊跟國際潮流。雖然目前僅僅只來了4天時間,但是收穫頗豐,陝台文化遺產保護具有很多相同的東西,期待兩地文物修復人員今後能有機會攜手,一起合作,共同完成無論是在陝西還是台灣的文化遺產項目。

據悉,此次台灣文物修復研習營在陝西行程共有8天,未來研習營還將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鐘鼓樓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等研習交流。在20日開營儀式上,研習營團長李俊寬曾表示,陝西文化遺產資源得天獨厚,文物保護修復方面成績斐然,文保技術處於世界前端,正是基於這一原因,所以才確定了此次以「文物修復」為主題的研習活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