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

2019-09-19
■玉米「變身」塑膠袋:中國生物基產業鏈有望遏制「白色污染」。圖為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內,工作人員在製作分裝可降解包裝袋。 新華社■玉米「變身」塑膠袋:中國生物基產業鏈有望遏制「白色污染」。圖為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內,工作人員在製作分裝可降解包裝袋。 新華社

「中國將對非環保塑料袋逐步由限制使用過渡到全面禁止使用。支持企業生產出環保、質優、價格合理的產品,以滿足『限塑』『禁塑』後的消費需要。」全國政協委員劉志新的發言引發了委員們對替代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問題的討論。

南樂縣是河南首個發出「禁塑令」的縣區,2018年4月以來,全縣從單位到市場再到農業生產領域梯次推進,至當年10月1日全面「禁塑」,年減少白色污染50噸以上。「塑料袋是玉米芯或玉米稈做的」「可降解」「埋在土裡會化成水」......河南省政協委員李莉榮在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通過手機視頻連線向參會人員展示了一場高科技下玉米變塑料的「魔術」:從液態玉米澱粉開始,經過液態L-乳酸、液態丙交酯、液態聚乳酸,直到以纖維、服裝、汽車內飾材料、可降解農用薄膜為主的終端產品。一條完整的生物基材料產業鏈也由此基本形成。傳統「石油基塑料」極難降解,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元兇」,生物基6個月之內就可以降解。李莉榮認為,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有重要意義。

「但產品成本較高、佔有市場難,剛性約束小、推廣使用難,缺乏行業標準及扶持政策、企業發展難成為其主要掣肘。」李莉榮表示。數據顯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產品成本、價格較高,約為常規的石油基塑料終端產品的1.5倍。從原材料來看,源於秸稈、玉米芯等農作物的生物基聚乳酸塑料顆粒每噸約1.8萬元,而石油基塑料顆粒每噸約1.1萬元。「建議盡快制定國家標準、出台『禁塑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希望國家設立相關研究課題,整合優秀人才,共同研發相關新型材料。」李莉榮說。

「可以直接找有關部門,該享受的補貼政策一定不能少。」汪洋主席鼓勵道,要積極爭取現有相關補貼政策,《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正式下發後,還會有利好消息,要做好政策銜接。

加大可降解農膜扶持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主席江澤林說:「2015年1月,吉林在全國率先實行『禁塑令』,成效顯著。建議在法律層面,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在治理層面,加大限塑、禁塑力度;在研發層面,加大財政、稅收等政策激勵。政協系統要做治理白色污染的踐行者、推動者和美麗中國的建設者、保護者。吉林作為重要商品糧基地,應該納入整縣推進地膜回收試點。」

全國政協委員李和躍圍繞加大可降解農膜扶持力度提出實招。他建議出台更有力的產業政策,加大科技投入,給予生產可降解農膜企業一定時期的引導性資金補貼,使其盡快形成規模效應。李和躍的建議得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的積極回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