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台灣 > 正文

兩岸千教師福州研討語文基礎教育

2019-10-20
■台灣新北市頂埔小學語文教師陳佳釧在當日活動現場分享了統編版三年級上冊《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一課。 香港文匯報記者蘇榕蓉 攝■台灣新北市頂埔小學語文教師陳佳釧在當日活動現場分享了統編版三年級上冊《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一課。 香港文匯報記者蘇榕蓉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今年9月台灣『新課綱』上路,其中『去中國化』的部分引起了外界的批判。兩岸同宗同源,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財富和優勢,小學開始就應該要重視這方面的教育。」19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的「新課堂.新教師」海峽兩岸基礎教育交流研討活動上,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專任教授、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林于弘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如是表示。

加強兩岸一線教師交流

今年9月起,大陸所有的小學語文教材都改用統編版教材。如何讀懂統編版教材、用好統編版教材,來自海峽兩岸的1,000多名語文教師齊聚一堂,圍繞「用好統編教材 改進閱讀教學」這一主題,以專家講座、優質課展示、現場互動、綜合探討等方式,切磋交流,相互促進。其中,活動現場設有「台灣教師」專席,供來自台灣一線的逾30位校長及骨幹教師觀課、評課。

在林于弘看來,新學期大陸小學語文教材啟用了統編版教材,版式更為漂亮,增加了傳統文化內容,教學目標更加明確,這一點值得台灣教育界借鑒。他希望透過此次交流研討活動,加強兩岸一線語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互學互鑒、取長補短,共同推動兩岸語文基礎教育發展。林于弘稱,台灣小學語文教育主要是基礎建構部分,沒有明顯的「去中國化」的問題。「雖然我們也存在文化焦慮,但是該堅持的,老師們還是會繼續堅持做下去。」

當日,兩岸的2位專家、7位名師先後進行了講座和示範教學,台灣新北市頂埔小學語文教師陳佳釧在活動現場分享了統編版三年級上冊《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一課。「對於同一教學內容,通過同課異構的方式來呈現,兩岸老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創新,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好機會。」陳佳釧認為,兩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方面都主張身教式閱讀,她也表示贊同,希望透過此次研討會,兩岸教師可以更好地探討如何幫助學生愛讀書、會讀書,提高文化素養。

據悉,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台北教育大學主辦的「新課堂.新教師」海峽兩岸基礎教育交流研討活動是國台辦對台交流重點項目,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共吸引了一萬多名海峽兩岸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參會,是目前福建省規模最大的海峽兩岸基礎教育交流研討活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