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教育學界提倡及推動自主學習、電子學習、STEM教育,發揮潛能。然而在學校實踐上,自主學習變成另類「預習課程」、電子學習過於強調「電子」基建而忽略對學習的評估,在STEM 課程變成以老師主導作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忽略「範式轉移」的過程,忘卻當初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日前,洪昭隆老師於《通識把脈》專欄提出以「3I(Interactive, Immersive, and Inclusive)教學法」建構具學習效能的課堂,本文嘗試以一個學習活動回應「3I教學法」,以「聯校長崎歷史文化學習交流團」作為切入點,擺脫傳統以科目綱要及課本為主軸的教學方式,協助學生作好裝備,培養具有終身學習的世界公民,作為未來教育的一個試點。
從學習上,為了提升學生對長崎及日本的基礎認識,相信大多學校都會給予學生出發簡介會,並在小冊子中交代相關背景和資訊,這樣的處理無可厚非。然而學生對這樣的處理是否深刻,筆者對此抱持疑問的態度。現今資訊發達,日本的歷史文化與長崎背景已隨手可得,在知識學習上不難處理。反而學生應該思考,為何要選取長崎作為考察對象?這與學生過往和現今所學有何關係?考察地點與現今社會、國家,以至世界有何重要性?這才是學習出發時值得學習的課題。
故此,學生到另一所中學參與「殤城記--南京、長崎戰爭與和平歷史講座」,引導學生思考到長崎考察的原因,以及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在知識、情況、價值觀有所獲益,並反思活動意義。此外,我們亦邀請了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為學生安排日本文化體驗活動,參與學生不但需學習一堂有關日本的生活、文化、禮儀以及「長崎知多D」的講座,亦透過日本茶道體驗,從沉浸、互動、多元共融,全方位為他們的學習作好準備,豐富學習經歷。
在考察設計上,活動以個人反思作為學習主軸,以不同的考察地點打通各學科及各學習領域,例如以人為災害為主題的包括長崎原爆資料館、爆心地公園、平和公園等考察反思;以自然災害為主題的雲仙溫泉、雲仙災害紀念館等人與自然之間反思;以經濟興衰為主題的軍艦島古今反思;人與人之間交流反思的日本、香港兩地中學生交流,以及與完成南京考察的中學生進行中日「比較歷史」交流,比較兩地對戰爭的演繹方法。另外,每晚以分組進行反思活動,深化學生經歷,以「沉浸、互動、多元共融」建構未來教育模式。 ■魏文輝老師 副教務主任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