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滬上工人新村見證城市變遷

2019-11-03
■郭洪祥夫婦在工人新村住了60年整。 香港文匯報記者孔雯瓊  攝■郭洪祥夫婦在工人新村住了60年整。 香港文匯報記者孔雯瓊 攝

工業化帶動全國發展 提升城鎮化水平

在上海的城市建築中,有一種住宅修建得四四方方,排列井然有序,就連樓內的每室每戶都統一規劃,整齊得恍如閱兵。這便是上海的工人新村,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大大小小數量多達200多個,近60萬工人家庭先後入住於此。至今,仍有數量眾多的人居住其中,最早一批住戶很多已經90多歲高齡,他們在此的生活、所經歷的故事,見證的不僅是住宅區的變化,更是一個時代的變遷過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

第一太平戴維斯在近期發佈城鎮化發展歷程報告中,梳理了過去70年來中國在宏觀經濟和城鎮化領域的種種變革與發展。其中在新中國成立初始階段,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體系,為後續經濟建設創造條件成為首要任務。於是國家的發展中心從鄉村轉往城市,在城市的邊緣興建了學校及工廠等建築。工人新村在各地建成開花,便是城鎮化歷程的第一發展階段,是政府以工業化帶動全國發展之戰略的實踐探索。

「我們兩口子住這裡挺好,生活方便得很。」香港文匯報記者來到年逾90歲的郭洪祥家--彭浦新村35號,彭浦新村作為上海第一批工人新村,建造於1959年,具有濃郁的蘇式風格,底層有前後貫通的公共客堂,寬大的樓梯,一梯三戶的格局。

選拔勞模分配住房

新中國成立後,郭洪祥被分配去了素有中國工業鍋爐搖籃之稱的上海四方鍋爐廠。作為廠裡的實幹帶頭人,他多次評上先進,拿到的獎狀不計其數。「以前廠裡分配的活,要我3個月內完成,最後我用了幾周就能完成。」說起曾經的經歷,郭洪祥滿臉自豪,自己本來住的地方離工廠十分遙遠,但廠裡為照顧先進分子,便分配了就近的住房給他。畢竟在60年前,能夠擁有一套獨門獨戶的房子,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還有浴缸、抽水馬桶、朝南的大陽台,50年代住房擁擠的人哪裡見過這些,」郭洪祥回憶道,「但工人新村這些全都配備齊,住進這裡的人都感到無比光榮,那是國家給的獎勵。」

建立完善配套設施

自打來此居住,郭洪祥亦見證到彭浦的日新月異,「開始房子前還有水溝,夏天蚊子多,而且買菜只能向當地農民買。後來就漸漸好了,水溝變成綠化帶,菜場、商店、學校、電影院、醫院都有了。現在地鐵也通了,這個區也成為上海最繁華的靜安區。」

郭洪祥的隔壁鄰居楊雲璋,也是在工人新村剛建好就搬進來的第一批住戶,同是年過90歲的楊雲璋說,當年這裡就是上海的農村,「後面就是農民種的田,公交車只有一部95路。另一側還是墳地,一到過年來上墳的人可多了。」漸漸地,農田不見了,墳地亦遷走了,路越修越遠,巴士也越來越多。

香港文匯報記者統計了一下,目前彭浦新村地區的巴士線路,除去地鐵一號線,還有10多輛巴士,很多線路均直達市中心位置。因此這裡的房子雖然房齡老,但均價也在4萬元至6萬元(人民幣,下同)之間。楊雲璋曾打趣道,「現在我住的這房子要值200萬元了吧。」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如按地區均價乘上住房面積來看,或許要比200萬元還多出不少。

類似彭浦新村,上海其他幾處工人新村發展至今也都成為市內最繁華地段,如楊浦區的控江新村、虹口區的玉田新村、普陀區的曹楊新村,當初靠近上海邊緣地帶工業區的選址,如今都是上好的商圈,這折射出上海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了其城市化進程,實現了以工業化帶動全國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