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地產 > 正文

中誠信:內地經濟明年可漸復甦

2019-12-07
■毛振華認為,市場對內地明年經濟增長無需過度憂慮。 記者倪巍晨  攝■毛振華認為,市場對內地明年經濟增長無需過度憂慮。 記者倪巍晨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昨在上海表示,在趨勢性因素與短期因素疊加、以及國內外不利因素強化背景下,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或進一步回調,鑒於中國經濟運行仍有韌性,且宏觀調控領域已形成「防風險」和「穩增長」兩大底線思維,對2020年經濟增長無需過度擔憂。中誠信國際亦認為,短期支撐中國經濟弱勢企穩的因素逐漸增多,未來2至3個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呈現復甦跡象。

形成「穩增長」和「防風險」底線

毛振華在「穆迪-中誠信國際2020年信用展望年會」上稱,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宏觀經濟調控領域「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雙底線思維已逐漸形成,「『防風險』是『穩增長』的前提,且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調控政策穩中有變,並逐步側重於『穩增長』」。

經濟運行中呈現一定韌性

他解釋,今年以來的財政政策表現積極,貨幣政策強調「穩健+結構性寬鬆」。金融監管方面,融資平台監管力度邊際調整,且不斷加強對民企與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央仍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確定了「減稅降費2萬億元」的目標,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的同時擴大民企與外企的准入範圍。中國經濟雖仍處下行周期,但經濟運行中已呈現出一定的韌性。有利經濟的積極因素包括政策紅利、庫存周期的反彈、金融環境的改善,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

穆迪:系統性風險仍受控

穆迪信用策略與標準部副總裁李秀軍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是「在GDP放緩環境下,維持經濟增長和穩定」,鑒於此,中央政府赤字或將增加,藉此彌補地方政府不斷攀升的運營赤字。

在李秀軍看來,家庭債務快速攀升、小型區域銀行面臨風險、信貸有效性下降、生產者價格持續下挫、地方政府資金缺口擴大,及人口的持續老齡化等,對中國信用環境構成利淡;不過,「一般政府債務維持較低水平,政府債務負擔能力較高」、「外債水平相對較低」、「影子銀行和金融部門系統性風險得到控制」、「消費與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增強」,以及「對高附加值行業的投資加大」等則是中國信用環境的有利因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