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利豐溢價1.5倍提私有化

2020-03-21
■ 利豐已經傳到第4代管理層,右為行政總裁馮裕鈞、左為主席馮國綸。資料圖片■ 利豐已經傳到第4代管理層,右為行政總裁馮裕鈞、左為主席馮國綸。資料圖片

去年扭虧為盈 馮氏趁低價收歸採購王國

上市近28年的利豐(0494)昨通告指,獲大股東馮氏股東聯同物流投資公司普洛斯提出私有化,作價為1.25港元,較昨日收市0.5港元溢價150%,有關私有化計劃涉及72.23億港元,若私有化獲通過,利豐將撤銷上市地位。利豐昨還公佈去年全年業績,期內虧轉盈賺1,674.8萬美元,每股盈利1.6港仙,不派末期股息,2018年度同期虧損1,330.8萬美元。該股昨收報0.5港元,升5.263%,成交額3,958萬港元。■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涉資72億 計劃大重組

利豐行政總裁馮裕鈞昨於業績記者會上表示,受監管條例所限,不會對私有化計劃作評論。公司指出,鑑於電子化對零售行業的影響,已着力開展重組,以將其業務重新定位,並加強其競爭優勢,又指出已實施一系列策略轉變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惟財務表現仍受壓。持續的經濟阻力正對公司業務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要約人相信公司轉型離開公眾股本市場後將能更有效實施。要約人計劃向公司投入財務及營運資源,以便振興業務發展,尋求新商機並鞏固其優越市場地位。有關私有化計劃涉及72.23億港元。要約人明言不會調整私有化作價。

公告指,公司已發行股本為約85.39億股股份,創辦人集團法定或實益擁有、控制或有權支配合共28.09億股股份,佔股份總數約32.90%。聯交所資料顯示,利豐1992年7月1日上市,昨日市值約42.69億港元。

電商受捧 LF Logistics成亮點

另外,公司去年營業額114.13億美元,按年跌10.14%,核心經營溢利2.28億美元,按年減少22.9%。公司解釋,營業額下跌主要是因為客戶持續去庫存、破產及店舖倒閉,以及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更替及非策略性客戶的退出。新增客戶及若干關鍵客戶增加市場份額(尤其在物流業務)抵消了部分營業額跌幅。期內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收入下跌11%,物流業務收入上升3.5%, 在岸批發業務收入就下跌13%。

利豐表示,旗下物流業務「LF Logistics」一直是一個亮點,繼續受惠於亞洲中產階級消費的增加,電子商務物流的增長,以及地域和縱向擴張。儘管受中美貿易戰及2019冠狀病毒的短期影響,該業務長遠而言的前景仍未改變。在進行LF Logistics擬議分拆上市有關準備工作的同時,亦持續評估業務的各種策略選項。考慮到市況和地緣政治的不明朗因素,利豐押後了其上市計劃,並決定引入淡馬錫作為 LF Logistics 上市前的策略性投資者,投資3億美元認購LF Logistics的21.7%股份。

馮裕鈞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接連爆發也為市場帶來嚴峻挑戰,在中國範圍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海外疫情現狀卻並不樂觀。目前中國的供應鏈已經開始快速反彈,供需也在逐步正常化。不過在全球其他地區需求也同步慢了下來,主要的打擊是在全球供應鏈。利豐在疫情爆發時快速設立了全球危機管理小組確保公司職員的健康和安全,並通過在家辦公和電子化手段等措施來確保業務運作不會受到疫情影響等。

下半年不明朗因素仍多

對於下半年展望,馮裕鈞認為,從需求端看,不確定性也會令需求下降。這令到大部分零售商們會開始重新審視他們的供應鏈情況。非必需的消費品等也會遭遇艱難時刻。雖然中國的物流也在快速恢復,但是亞洲其他地區的不確定性還是增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