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話你知:「壓力煲彈」國際恐怖組織常用

2020-05-03

香港首次發現的「壓力煲炸彈」,經警方初步檢查後,發現配置電路板和手機遙控器,其模式幾乎與2013年4月15日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壓力煲炸彈如出一轍,波士頓案件共釀成3死183人受傷。

警方今次在本港發現的壓力煲炸彈,部件齊整,內載烈性炸藥,相信使用時會添加鋼珠和鐵釘等增加殺傷力,現場的配件足可製成至少5個遙控炸彈,也可製造10多個土製手榴彈,相信狂徒極盡瘋狂,相信打算逐步升級炸彈威力。

炸彈原料硝酸銨易購買

今次同場檢獲的硝酸銨,屬製造ANFO(硝油炸彈)的主要原材料,因硝酸銨本身是肥料容易購得,而且成本低及容易製作,故也被稱為「肥料炸彈」或「窮人炸彈」。1995年,美國奧克拉荷馬市發生汽車爆炸案,造成167死850傷,炸彈是以5,000磅硝酸銨及一種爆炸性燃料製成,ANFO與TATP及HMTD同屬世界各地恐怖分子常用炸藥。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