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夢芊科技 > 正文

港產青年科學家 普及再生醫學

2020-05-21

當我們走進夢芊科技(DreamTec)專訪時,創辦人鄺緯陽博士剛從實驗室走出,身着白色實驗服,一雙橡膠手套也還未摘下,看得出,剛停下手中的研究。即使身份已由科研學者轉為公司董事,這位港產科學家依然奮戰在科研前線,未曾懈怠。

鄺緯陽在香港長大,其後負笈美國。自 2010 年由華盛頓大學畢業後,他重返香港,在香港科技大學取得了生物化學及分子醫學博士學位,其間獲得多項生物科技專利。2018 年,他率研究團隊,與鍾樹根太平紳士一起,創辦了夢芊科技有限公司。他們更在香港建立了GMP級生物製劑研發及生產中心,致力於發展最先進的細胞技術及再生醫學,以期貢獻世界。這個轉變,既是技術商業化的過程,同時也是技術普及化,讓高新科技走進千家萬戶的善舉。立志成為再生醫學普及者的鄺緯陽,雖年僅有三十四歲,看的卻是無比遼闊的遠方。

體液轉化全能幹細胞 取代臍帶血儲存

夢芊科技現時擁有四項核心技術:基因工程、成長因子、幹細胞以及生物器官打印。自校園與這些前沿科技結緣始,鄺緯陽便勵精圖進,獲得多項專利。厚積而薄發,如今的夢芊科技,已研發出獨特的「幹細胞 3D 發酵技術」,大幅降低了幹細胞培養費用,其降幅達到了驚人的 90%。技術的核心在於其自主研發的幹細胞培養液,相比於市面上常見的牛血清,這款特殊的培養液完全克服了血清雜質較多、易致敏感的缺點,是夢芊科技的獨家專利。

這款培養液還具備一項優勢:能幫助幹細胞附着及成型,而且更能保持細胞多能性。幹細胞不再只生存於培養碟,而能夠被立體地培養(如圖所示),足以進行工業化生產。在他眼裡,唯有進行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才能大幅降低費用,繼而才能讓普羅大眾也享受到最先進的醫療技術。

夢芊的實力遠不止此。要想培育全能幹細胞,常規做法是由胚胎提取胚胎幹細胞,而很多都是取自流產胎兒。但在夢芊科技,利用細胞轉錄技術,鄺緯陽團隊已成功將人體排出的體液轉化成全能幹細胞,再通過發酵機培養。由此,常規抽取胚胎過程中所面臨的倫理問題,可以完全規避。而且,經此途徑產生的幹細胞用途更廣,可以轉化成更多種類的目標細胞作醫療及保健之用,而且因為細胞來自自身,不會產生排異反應。夢芊科技最近更在香港建立了GMP級生物製劑研發及生產中心,增添了最先進的工業級生物科技儀器,以大規模生產人體幹細胞,從而將幹細胞應用普及化。

推進器官打印技術 展未來無限可能

幹細胞、人體生長因子,都已有相對成熟的產品,但若要說夢芊的野心,則不得不提其研發的生物器官打印技術。夢芊科技擁有先進的 3D 器官打印儀器,可以打印人的耳朵、眼角膜、腦組織等器官。近來,夢芊更發明了獨家的器官打印墨水,不但降低了器官打印成本,還令打印出來的器官組織更具活性及完整性。

隔着潔淨的玻璃,我們看到了這台精密儀器。其側是一台電腦,正在運行的程序碼足足有三萬行。這三萬行代表着一隻耳朵的三萬層垂直及水平截面,在每層截面上,程序決定應使用怎樣的器官打印墨水及細胞組合。這是因為一隻耳朵中包含有皮膚、軟骨、神經和血管等各種不同組織,而每種組織都需使用不同的打印原料。

鄺緯陽表示,生物器官打印技術要作醫療用途,至少還需三四年的時間,但前進的號角已然吹響。利用自主研發的器官打印墨水,夢芊科技已能夠打印出一些腦組織提供給大學及藥廠,作新藥實驗之用。原先僅能做平面細胞實驗的藥廠及研究所,如今向前一步,可以進行3D腦組織實驗。

鄺緯陽還作了進一步的展望,探討了夢芊在生物器官打印及再生醫學上的發展方向。他表示,未來會創建新一代的醫療系統,例如個性化的細胞治療,個人化器官銀行及幹細胞存藏庫等。

走在時代風口浪尖上的夢芊,事業正蓬勃向前。這批由鄺緯陽博士領銜的年輕科學家,不僅推出了一應產品,還發表了多篇 SCI 文獻,在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及日本,申請了多項專利。開發最先進的再生生物技術,是他們的雄心所在,而讓最先進的生物技術惠及最廣泛的人群,則是他們的願心所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