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書評】《沙漏堛漱H》像一粒沙子迷失於沙海

2020-06-23

《沙漏堛漱H》

作者:張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為一種古老的計時工具,沙漏還有一層廣闊的哲學意味,對於現代人來說,沙漏更多是一個裝飾品,而對它截然相反的寓意並無太多了解,從正面看,沙漏象徵虓R情、友情與幸福,從反面看,沙漏則意味茯y逝、短暫、虛無,作為張釗小說《沙漏堛漱H》的一個標誌性符號,如果沒有「沙漏」這個意象的存在,故事會失去基礎。

沙漏的形狀,也成為《沙漏堛漱H》的結構,張釗設置並使用了這個結構,帶有刻意的成分,也有明顯的儀式感訴求,這使得小說有了一種特殊的讀法,可以從頭往後讀,也可以從尾向前讀,如同真正的沙漏一樣,無論反正,沙子總會順暢有序地從一端流向另一段。

一個名字叫齊致知的少年,在青春期被一位名字叫吳戈的成熟女性啟蒙了愛情,遭遇到一小段電閃雷鳴般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成為一種烙痕始終跟隨在他生命內部,在成年之後他的世界變得非常之大,但在情感上他卻始終被困於往事的「沙漏」當中......但不能由此判斷《沙漏堛漱H》只是一部青春小說,它對人性單純與複雜的描繪,對社會各階層的清醒刻畫,讓一種冰冷的現實主義貫穿始終,讀《沙漏堛漱H》,其實也是讀幾代人的青春與他們在不同年代的生存史。

從1984到1996再到2008,三個時間上的變化,分別折射出書中人物面貌與精神的變化,時代改變人,不到10年的時間就足以讓一個人面目全非,而想要尋找一個人的本真,只有回到時間的沙漏中才能得以完成,於是在小說堙A「沙漏」的封存性與密閉性,使得它有了獨特的價值與意義,「沙漏」對被時代沖刷的人起到了一種保護作用,躲在「沙漏」中跟隨往事煙塵來回遊走的人,是困惑的,但卻不悲傷,是不安的,但卻很寧靜,這良好地與他們遭遇的現實之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讀者不僅也回憶起自己的「沙漏」。

齊致知娶了吳戈的外甥女郭幟,可能是知道了自己只是小姨的代替人物,郭幟的背叛之路走得長且又遠,在長期混亂、混沌的情愛認知當中,齊致知始終沒有理順自己的愛情走向,他如同沙漏堣d萬粒沙子中的一顆沙子,在「沙海」中往回不停、穿梭不止,但卻從未找到自己的獨立性與個性,齊致知的悲劇是部分男性群體的悲劇,但從他身上的悲劇性當中,也可管窺到一種時代造就的無奈。

《沙漏堛漱H》主要人物有七個,這七個人都是親密關係,要麼是親人,要麼是朋友,在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聯繫當中,也能感到他們的疏離,這種疏離來自於痛苦與逃避,來自於人性幽微處的微妙與複雜,這也構成了《沙漏堛漱H》這部小說的迷人之處--用一個巧妙的結構,講述一個單純又多變的故事,用七個際遇交錯的人物,來隱藏生命本質的某種滄桑與悲涼。

儘管作者張釗也認為自己在使用「沙漏」這一「道具」的時候,也有荍漎鴗菑葛擦臚J這本小說的意圖,但《沙漏堛漱H》基本無法讓人產生科幻的印象,整部小說蕩漾的迷離氣質,來自於作者的敘述口吻,張釗擅長讓他筆下人物出場時,帶有一點神秘性,在讀者不停猜測人物身份與形象時,又能夠及時地將人物納入到故事的敘事主線當中,於是,整部小說如同手持攝像機拍攝的偽紀錄片,帶有輕微的晃蕩感與暈眩感,但在鏡頭定格時,寂靜撲面而來,真相亦撲面而來。

在當代小說寫作中,像《沙漏堛漱H》這樣仍然在追求結構、意象並保持文學性充足的寫作,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張釗的寫作因此非但不顯新潮,反而有了捍衛傳統的意圖,這樣一部作品,值得被文學評論界與更多讀者關注與閱讀到。■文:韓浩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