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證監會公布《2019至20年報》,在截至3月底的年度數據內,該會共審閱了303宗上市申請,監督359宗與收購有關的交易和申請,當中介入了35宗上市申請,認為當中可能存在嚴重的披露問題或影響公眾利益的問題,介入IPO個案較前一年度大增84%或16宗。此外,該會又公布,繼2014年開通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後,已着手引入其他互聯互通項目,並會首先推出有關跨境買賣上市債券的新措施。
與內地洽債券通機制
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及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現正與中證監及滬深交易所合作,為於香港及內地交易所上市或買賣的合資格債券,推出「債券通」機制。兩人在證監會年報上又指,香港市場即使面對重重挑戰,仍能一直保持穩健,但未來不能掉以輕心。
他們強調,香港長久以來,都是連接內地與世界的領先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無可取代,亦是香港賴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隨着各地經濟在全球金融環境經歷重大變化後復甦,香港角色將更加重要。
另外,證監會又公布,就中介人失當行為對20家公司和24名人士作出紀律處分,並處以罰款合共4.79億元,較前一年度9.4億元少,主要由於2018至19年,證監會重罰瑞銀等4家保薦人,單計瑞銀,當時就被重罰3.75億元。該會特別強調,證監會向持牌人士的罰款,並不會落入該會,而是落入港府庫房。
證監會的收支方面,上年總收入為15.91億元,按年跌10%,令赤字達到3.75億元,較去年9,500萬元赤字擴大。證監會解釋,證券市場成交額減少,令徵費收入按年下跌4%至14.31億元;其他收費的收入為1.63億元,上升28%。證監去年營運支出為19.66億元,按年增6%。
截至3月底止,證監會的儲備維持在67億元水平,其中30億元已預留作日後可能購置辦公室物業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