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新冠肺炎疫情及日益加劇的氣候變化,促使大眾反思環境及社會問題,對金融體系所帶來的重大影響。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以「可持續銀行現況與前路」為主題的網上論壇昨日舉行,活動中多位嘉賓都認為,應提升銀行應對社會及環境風險的能力,以及推動銀行將資金流向更可持續的商業活動。
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支持香港綠色金融的發展,並已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政府將繼續與業界專家及智庫緊密合作,加強香港作為亞洲乃至全球領先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地位。
前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稱,如果政策制定者、監管機構及金融機構通力合作,引導資金流向綠色項目,綠色轉型將會更快實現。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歡迎金管局推出的《綠色及可持續銀行業共同評估框架》,他並建議政府評估香港在可持續金融方面的策略角色,並着眼於加強銀行的能力,去評估及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風險。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江俊燊指,在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方面,香港的監管架構可與國際的最佳做法接軌,藉以促進創新金融產品的發展。
滙豐:政商合作尋可行方案
滙豐銀行環球銀行亞太區實物資產及結構融資業務可持續發展融資常務總監朱雋賢(Jonathan Drew)表示,氣候風險非常複雜,當中包括實體風險及轉型風險。銀行、政策制定者及監管機構需要共同努力,找出可行且具意義的應對方案,以確保措施的目標明確,並能切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