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金管局昨發表新一期《季報》,指鑑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香港銀行業未來幾季的資產質素或會轉差,以至潛在壞賬撥備可能繼續增加。金管局已要求銀行秉持貸款分類標準,以能適時反映資產質素的變化。
首季資產質素已轉差
新一期季報顯示,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及經濟下滑影響,香港銀行業首季的資產質素有轉差跡象,但銀行體系整體維持穩健,流動性及資本充裕,具強大緩衝以抵禦潛在衝擊。
零售銀行整體除稅前經營溢利在今年首季按年減少7.7%,主要原因是外匯及衍生工具業務收入下跌(-51.6%),以及銀行為資產質素可能轉差作出前瞻性的撥備,令貸款減值撥備增加(+130.4%)。隨着市場利息水平回落,零售銀行淨息差由2019年首季的1.58%,收窄至2020年同期的1.51%
於3月底,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及需要關注貸款比率分別微升至0.62%及1.59%。金管局指,兩者以歷史及國際標準計均屬良好,部分反映香港銀行採取審慎的信貸風險管理。
信用卡拖欠比率上升
而內地相關貸款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於3月底為0.73%,較前一季的0.75%微跌。同期,信用卡貸款拖欠比率由0.25%上升至0.35%,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則保持穩定,僅處於0.03%。
今年首季,銀行業存款總額維持穩定,其中港元存款及美元存款微跌0.1%。金管局稱,期內出現的波幅屬正常範圍,並無資金明顯流出銀行體系的情況。
同期貸款總額增長2.8%,其中在香港使用的貸款增加3.2%,在香港境外使用的貸款增加1.6%,貿易融資增加6.1%。期內內地相關貸款增加4.4%至47,650億港元,佔資產總額的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