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中國高速衛星互聯網客機首航

2020-07-08
■昨日,中國第一架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 -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在山東青島舉行首航儀式。飛機由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起飛,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中新社■昨日,中國第一架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 -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在山東青島舉行首航儀式。飛機由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起飛,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中新社

乘客上網與地面無異 萬米高空直播音畫清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昨日16時46分,中國第一架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在青島首航。香港文匯報記者從中國衛通獲悉,這架青島航空QW9771航班,與使用傳統Ku波段衛星的互聯網飛機不同,適配有高速互聯系统基於國內首顆且唯一一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本次飛行中,飛機實現了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聯網,乘客可感受如地面上網一樣的網絡衝浪體驗,並完成了中國民航史上第一次在萬米高空中進行的空中直播。

中國第一架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在青島舉行首航儀式。昨日16時46分,飛機由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起飛,於19時21分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這架航班的不同之處,在於適配了中星16號衛星。

空中信息孤島被打通

據介紹,2017年升空的中星16號,是中國首顆也是目前唯一一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通信總容量超過20G,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自主通信衛星的寬帶應用。依託高通量通信衛星技術,可以構建衛星寬帶通信網絡,無論身處萬米高空的飛機、急速飛馳的高鐵,還是茫茫大海的輪船上,以及沒有人煙的荒漠、深山、海島,都可以高速瀏覽網絡,視頻通話。

昨日,第一架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的首航,就驗證了上述技術。在平飛階段,機上旅客使用個人手機連接空中互聯網,從2,000多個優質互娛內容中挑選喜歡的類型,體驗數字生態客艙帶來的內容豐富、品質穩定的機上娛樂體驗。儘管國內已有多家航空公司布局機上互聯網,但在最核心的空地連接技術上,多數航班仍使用傳統Ku波段衛星,有的甚至僅為機上局域網。這類互聯網飛機網速慢、成本高,乘客體驗比較差。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航班還實現了國內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飛行中的空中信息孤島被打通。香港文匯報記者在直播中看到,中國衛通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忠寶,與青島航空副總裁進行了空地連線,通過抖音進行實時直播,實時分享了空中畫面,萬米高空中傳來的畫面和聲音十分清晰。

加速網絡化機上新基建

中國衛通是中國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基礎電信運營商,為本次首航提供高通量衛星資源。中國衛通表示,這架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利用數字化航空娛樂服務系統及數字客艙一站式軟件解決方案,構建了包括移動端空中內容娛樂、航旅出行服務、空中電商新零售等多元空中互聯網生態,成為支持疫後民航業結構重塑和數字化轉型的優秀範例。目前,該公司還計劃將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方案推廣到更多航空公司。

今年,全球遭受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民航業則是「受災」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為推動疫後生產恢復及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出台新基建政策,加快數字及信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經濟發展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產業之一,民航業的疫後恢復及新基建,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範圍,「衛星互聯網」被正式納入新基建範疇。機上互聯網作為衛星互聯網的重要應用場景,是衛星互聯網的重要構成部分。加速其建設,將助力航空公司深度挖掘現有機隊增收潛能、提質增效。現階段,新基建戰略給航空公司提供了好的機遇期,產業各方一起協同,通過推進機載系統的加裝率和降低整體運營成本,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機上新基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