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患者出院

2020-07-22
■院方介紹,崔志強是目前全球已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術的患者中,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中新社■院方介紹,崔志強是目前全球已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術的患者中,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中新社

救治166天 中國抗疫不放棄每一個生命

香港文匯報訊 據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報道,7月21日,因新冠肺炎導致肺部不可逆纖維化、接受湖北首例肺移植手術92天後,65歲的崔志強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生出院。據悉,崔志強是目前全球已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術後,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從1月23日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到使用ECMO+呼吸機維持生命62天,一度被認為「救不過來了」的崔志強,4月20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接受雙肺移植手術後重獲新生。在92天的漫長術後康復期堙A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多學科20餘位醫護人員幫助崔志強闖過一道道難關,直到護送他安全出院。至此,崔志強在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後,在醫院救治了166天。

換肺成功 撤下使用62天ECMO

今年1月23日,崔志強出現發熱症狀,2月7日確診新冠肺炎後入院。2月17日其病情急速惡化,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給予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機支持後,崔志強血氧飽和度仍不能維持,次日緊急接受ECMO(俗稱人工膜肺)治療。3月18日,當崔志強被轉運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時,與他身體連接的ECMO已經運轉了1個月,細菌通過穿刺插管進入他的血液,引發嚴重感染。東院ICU主任周晨亮等為他徒手「盲穿」股靜脈,冒茈角j風險更換了ECMO管線,控制住了感染。

治療期間,崔志強核酸檢測多次呈陰性,已是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但因新冠肺炎已導致他的雙肺出現不可逆的肺纖維化、呼吸衰竭,他始終無法脫離呼吸機和ECMO輔助,生命危在旦夕。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肺移植專家組成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林慧慶教授對崔志強病情進行綜合評估後,確認崔志強符合肺移植標準。4月20日,雲南一例腦死亡患者愛心捐獻的肺源與崔志強配型成功。當日下午,愛心肺源通過南航「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空運到武漢天河機場後,在武漢交警的護送下,僅用40分鐘即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陳靜瑜、林慧慶等肺移植國家專家組團隊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心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專家歷經6個多小時,順利完成雙肺移植手術。

手術2天後,崔志強成功撤下了輔助他呼吸62天的ECMO。

移植後排異 感染加重 腸功能衰竭

但肺移植手術後的康復並非一帆風順。5月9日,崔志強出現明顯的移植後排異反應,醫護團隊立即給予激素衝刺、球蛋白等治療,幫助老崔挺過了「第一波打擊」。5月25日開始,又出現了醫生最不願意看到的感染加重、多重耐藥菌等,同時合併腸功能衰竭。李光和團隊精準施策,給予加強抗感染,以及床邊胃鏡置入空腸營養管、刺激腸道蠕動等治療,逐漸控制感染,恢復了腸功能。

肌力漸康復 碗口大壓瘡癒合

由於長期臥床,崔志強的全身肌力幾乎為零。術後的頭幾天,他只能靠轉動眼球配合治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康復科汪軍民教授等組成的康復團隊,為崔志強制定包括感覺聽覺刺激、神經肌肉電刺激、本體感覺刺激、關節活動訓練,以及穴位點按、音樂療法在內的一系列周密的康復計劃,幫助他術後加速康復。

兩個多月後,崔志強的肌力從原先的0級,慢慢恢復到3級至4級。到了6月中旬,移植肺已經完全適應了崔志強的身體,他的氧合指數已經達到380以上,達到了正常人的肺功能。但長期臥床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難以癒合的壓瘡,成為崔志強生命的新威脅。

舉行歡送出院儀式慶重生

經過反覆評估,6月19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余墨聲教授為崔志強進行W部深部清創+皮瓣移植手術,將其臀部的一塊皮瓣成功轉移到壓瘡處。術後,原本碗口大的壓瘡癒合良好。

7月20日,連日陰雨的武漢陽光初現,崔志強坐蚑椅來到醫院廣場,享受了半年多來第一次「日光浴」。7月21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為崔志強舉行了簡短熱烈的歡送出院儀式,慶祝他重生。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介紹,為救治崔志強,醫院認真落實國家幫楨e指示,不遺餘力、不惜成本、不惜代價,就是希望共同努力救治他的生命、給他生的希望。醫院黨委書記萬紅慧表示,人民醫院盡全力救治崔志強,在抗擊疫情中不放棄每一個生命,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示精神的生動寫照。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