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理大研火星相機 助力監視「落火」

2020-07-24
■ 容啟亮帶領科研團隊研發「落火狀態監視相機」,支持國家首個火星探測任務。 理大供圖■ 容啟亮帶領科研團隊研發「落火狀態監視相機」,支持國家首個火星探測任務。 理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余韻)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日於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當中的關鍵儀器「落火狀態監視相機」是由香港理工大學所研發,而該校亦是本港唯一擁有國際太空任務實戰經驗的高等院校。火星相機除了能拍攝超廣闊圖像及影片,更能抵禦極大的衝擊力及太空旅程中的極端環境。

抵得過150℃溫差

火星探測系統由環繞器、着陸器和巡視器組成,目標是順利登陸火星,並同時進行軌道和地面探測,有望一次過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可謂世界航天史上的首次嘗試。其中必不可少的火星相機則充當火星探測器的「眼睛」,搭載於着陸器外層平台上,以監視着陸情況、火星的周遭環境,以及降落火星後巡視器的操作狀態,確認太陽翼是否如常打開、天線是否如常運作等。

火星相機輕巧且堅固,不僅能抵受穿梭地球與火星期間約攝氏150度的極端溫差,更可承受相等於地球地心吸力6,200倍的衝擊。此外,火星相機亦具備廣闊測量視野,水平視野範圍和垂直視野範圍分別達到120度,同時顯著減低圖像變形的程度。

三年內成功研製交付

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非常榮幸能參與國家是次歷史性的火星探測任務,並對其作出貢獻。理大作為香港唯一擁有航天任務實戰經驗的高等院校,期盼將來能進一步發揮專長,為國家其他深空探索項目作出貢獻。

該校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啓亮表示,有賴整個團隊努力不懈以及大學的支持,才能在三年內成功研製、交付火星相機,並通過多項相關的太空驗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