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騰華:美推遲45日實施產地新標註
美國早前宣布由香港生產並出口到當地的產品,需由「香港製造」改為標示「中國製造」。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昨日透露最新進展指,美國應一些業界要求,更改港貨產地來源標記的實施日期,由原來的9月25日,延長多45日至11月9日。此外,港府亦正研究其他方式解決產地標籤問題,包括改為「中國香港製造」,正等待美方回應。■香港文匯報 記者 莊程敏
邱騰華昨在「中小企資援組:資助基金推廣全面觀2020」網絡研討會上指出,美國現時政策是「來意不善」及「野蠻行為」,目的是打擊香港獨立關稅區的特殊地位。他稱:「香港生產」並非優於其他地方,而是香港身份地位由基本法所賦予。
必須爭取在WTO應有利益
他續稱,美國做法明顯與一貫以來的產地來源規定倒行逆施,會令世界貿易組織(WTO)其他成員感到混亂;香港必須要爭取其在WTO中應有的利益,亦要爭取大家在世界舞台中守規矩,「不是你大就可以話事,亦要保障每一間企業。」
邱騰華表示,政府已透過駐美國的辦事處向美方作出查詢,如有沒有其他方法是香港可以接受而又符合產地來源要求,以及美方會否有正式公文向港美業界清楚交代等。此外,政府駐日內瓦辦事處亦已做準備,在世界貿易組織層面方面據理力爭。
工總指「脫u」非中國最傷
出席同一場合的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表示,美方雖不時說中美「脫u」,但其實美國對中國內地及香港在貿易方面的重要性已逐漸減弱。他指,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東盟,然後是歐盟和美國;至於香港最大貿易夥伴是中國內地,然後是東盟、歐盟及美國,「所以美國市場是否大家看得那麼重要呢?其實未必。」
葉中賢指出,過去10年中國的勞工及生產成本相對提高,不少低價值組裝工序已遷至其他周邊成本較低的國家,但廠家的主要技術發展、主要生產能力開發都仍在中國內地,「所以大家不用很恐懼『脫u』會令中國很傷。」
經營三千多種零食及食品的僑豐行行政總裁黃偉鴻對於美國將措施延期表示高興,因很多業界通常都預先做好一大批包裝或標籤,如要改為「中國製造」,會造成很多損耗,「例如要請人逐個盒改label(標籤),成本增加很多」,現時多45天可以作緩衝都「好過無」。
大牌子或關香港生產線
黃偉鴻認為,美國這措施的影響暫時主要是在改標籤的成本方面,最重要是關稅仍未有改動。他指出,內地的關稅較香港為高,令香港的產品有價格優勢,而且消費者一般都認為香港製造的質素較內地高,價格亦可定高一點,如果香港出口的產品都要提高關稅,香港製造的優勢便會大大被削弱,不排除有些港商會將生產線移至內地,如維他奶及嘉頓等在內地及香港都有生產點,如關稅相同,可能會關掉香港生產線。不過,一些家族傳承的食品公司如醬園等則較難移走生產線。
黃偉鴻又指,相信措施對於一些老牌子影響不大,因美國客戶都知道是來自香港。如果措施一旦實行後,他建議業界可透過不同方法向美國客戶多宣傳是中國香港出口,「以日本為例,北海道出品一般會較日本出口價格較高。」至於措施對其食品公司的影響,他表示影響極低,在三千多種食品中,只有約二十種為香港製造,而且出口至美國的比例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