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商務部:賦予自貿區更大改革自主權

2020-12-04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3日的例行發布會上透露,1月至10月間,前18家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達3.8萬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1,310.1億元,分別佔全國14.8%和16.4%。他同時指出,中國外貿持續回穩向好,中國外貿對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將繼續推動加大運力投放,支持集裝箱(港稱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

高峰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加大對外開放壓力測試力度,狠抓改革試點任務落實,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推動和支持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走在前列。

疫情及保護主義陰霾未散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5%和50.9%,比上月分別提高0.5和0.1個百分點,說明內外需求均有所改善。但他同時強調,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需求總體不振,產業鏈供應鏈循環仍存堵點,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關於外貿物流問題,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全球多國都面臨相似的難題。

挺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

高峰指出,運力供需不匹配是運價上漲的直接原因,集裝箱周轉不暢等因素間接推高了航運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集裝箱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集裝箱製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