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大灣區快線:「大灣區義工卡」融通粵澳

2020-12-04
■廣東共有註冊義工1,311萬人。圖為義工在疫情期間開展防疫物資生產和組織。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廣東共有註冊義工1,311萬人。圖為義工在疫情期間開展防疫物資生產和組織。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實現與「i志願」數據互通 服務資質和時長互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在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來臨之際,香港文匯報記者3日在廣州舉行的「一起來 粵有愛」--廣東志願服務事業發展暨大灣區志願服務合作項目發布會上獲悉,在澳門中聯辦、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指導下,粵澳協作打造澳門志願者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與 「i志願」系統(廣東志願者信息管理服務平台)數據互通,服務資質和時長等的互認。此外,還聯合澳門社區義工聯合總會、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發行實體卡「大灣區義工卡」,打通粵澳義工激勵嘉許體系,未來,持卡義工在粵澳購物、旅遊將享受相應折扣甚至免費服務。接下來,三地將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志願服務聯盟,全力推動大灣區志願服務融合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在大灣區為青年人提供創業、就業、實習和志願工作等機會,推動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國家、參與國家建設。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廣東是全國志願服務第一大省,並首創「i志願」這一志願服務管理服務平台,信息化智能化優勢明顯。而港澳志願服務起步早、國際化專業化程度高,三地互補性高。為此,三地志願服務主管部門、機構加強了交流與合作,並提出推動具體項目落實。

為建灣區志願服務生態圈奠基礎

經多次交流會商,澳門志願者總會委託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在「i志願」系統的基礎上,結合澳門實際,由「i系統」原班團隊於今年3月起,分三期為澳門建設開發功能齊全、用戶體驗優良的澳門志願者信息管理系統,打造一個全天候在線的澳門義工網上家園,為構建大灣區志願服務生態圈奠定基礎。據預計,該系統將於明年內上線運營並推廣應用。

經中國人民銀行專門批准,在「i志願」下,廣東首創推出體現志願服務信息的特種金融卡--註冊志願者證,為註冊義工提供身份識別、信息查詢、服務記錄、保險保障、金融消費、公共交通等功能。參照此創新做法,澳門社區義工聯合總會與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開展項目合作,聯合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發行大灣區義工卡,實現澳門志願者系統與「i志願」系統數據互通,推動「註冊志願者證」在澳門落地。大灣區義工卡將打通粵澳義工激勵嘉許體系,持證持卡義工在廣東、澳門均享受購物折扣、旅遊景點優惠等優待。

將成立灣區志願服務聯盟組織

廣東省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主任、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秘書長庾月娥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事實上,在國家、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志願服務合作項目溝通和籌備工作同步在港澳開展,廣東團隊與澳門4家、香港4家主要義工機構溝通,達成了合作意向。由於疫情原因,項目率先在澳門落地。在疫情受控後,三地將共同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志願服務聯盟組織,並以此為契機全力推動志願服務相關合作項目在香港落地,實現三地志願服務資質互認、資源共享,推動三地義工交心交融。

「志願服務被認為是大灣區可率先實現融合發展的領域之一,而實現融合發展,數據的連通是關鍵之一。」庾月娥說。

註冊達條件港義工同享優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粵澳志願者系統註冊以及服務時長達到同等條件的香港義工,將可同樣享受兩地優待服務。

香港志願者協會辦公室主任黎伯均表示,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有很多不同的義工組織,不同領域義工亦普遍有各自專業性技能,粵港澳之間互取所長,發揮協同優勢,將有利於大灣區的長遠發展。未來,要充分考慮到三地志願服務各自特點,加強交流合作,推動融合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