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粵劇傳承系列】搭棚靠手藝 承繼免失傳

2020-12-09
■陳煜光(左)有兒子接班學藝,冀薪火相傳。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陳煜光(左)有兒子接班學藝,冀薪火相傳。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訓練委會介紹學員無一留低 大師傅幸有兩兒承繼衣缽

舞台,是所有演員樂師展現夢想的天堂。傳統粵劇戲棚更是一門流傳數百年的工藝,用竹枝、索繩縱橫交錯紮結成表演平台,它既是建築學,也是藝術學。然而,這種歷史悠久的手藝已瀕臨失傳,目前在職戲棚師傅僅數十人,家族四代從事戲棚搭建的陳煜光是其中一名老行尊。他笑言搭棚辛苦,每年建造業訓練委員會均向他介紹學員,但人人嫌辛苦最終無一留低,所幸是他兩名兒子有意承繼衣缽。有了接班人,縱然今年受新冠疫症影響令工作停擺,他仍信心滿滿粵劇與戲棚能薪火相傳下去。■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健文

粵劇神誕演出又稱「神功戲」,需有一個容納觀眾、演員和樂師的表演場地,戲棚這種由竹竿搭建而成的臨時劇場也應運而生,每次慶典戲棚的足跡遍布市區、郊外、漁村及離島,是港人的集體回憶。作為搭棚世家第四代傳人的陳煜光從事戲棚搭建逾五十年,不但是他賴以維生的工作,也是他快樂泉源。

陳煜光自出娘胎已存在大戲的基因,其太爺於廣東寶安從事戲棚搭建工作,然後父傳子,子傳孫,並把這門技藝帶到香港落地生根。他憶述兒時跟隨父親到戲棚工地,愛在竹棚攀上爬下,偷師學懂如何紮結竹竿,對搭棚種下興趣。至13歲中二時,由於家中子女多,學費負擔重,他又自知不是讀書的料子,順理成章入行。

抬重物攀高爬低 好天曬落雨淋

一晃眼五十年過去,其間雖然曾一度轉行兩次作其他發展,但始終心繫戲棚,偶然在街上見到有人搭棚也會技癢,加上父親晚年健康欠佳,陳煜光毅然放棄原來的事業,扛起家族生意。陳煜光坦言這是辛苦錢,除了擔抬重物、攀高爬低,更需好天曬落雨淋,但當見到戲棚從無變有,並獲戲班及觀眾的認同與讚賞,滿滿的成功感推動他堅持下去。

最難忘赴蒲台島搭天后誕戲棚

在參與過的搭棚工程中,毫無疑問香港最南端蒲台島的每年天后誕戲棚最深刻。他解釋,該島的天后廟未翻新前缺乏空間,戲棚需在懸崖邊搭建,地台是凹凸不平的岩石,需使用近千支長短不一的竹枝、杉木支撐,更需小心計算力學,少一點技術和體能也建不成。

「最難係島上水電不足,且因路途遙遠,隔天才有船隻來回小島與市區,同事在搭戲棚期間均需在島上過夜。好彩只係幾日時間搭建,否則相信無同事願意跟我去。」

他對搭棚樂此不疲,惟似他吃得苦的搭棚師傅已不多,「可能真係太辛苦,師傅日薪有千八蚊,但新入行只得千幾蚊,有人會覺得唔值得;建造業訓練委員會每年介紹蠷ル謙Ы嚏A一百個冇一個留低,所以香港在職儱f戲棚師傅唔多,全行得幾十人。」

不過,陳煜光並不悲觀,因為搭戲棚師傅的薪酬可觀,「無疫情的話,全港各區在不同時間慶祝洪聖誕、天后誕、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活動,不愁工作。」今年卻例外,疫情令他損失一千萬元的生意,但他深信,疫情總會過去,傳統不會輕易消失,只要酬神祭祀的傳統延續下去,便需要神功戲和戲棚,他會堅守崗位,盡己所能,令搭戲棚的技藝不滅。

他的衣缽亦獲兩名兒子承接,「細仔對讀書興趣唔大,15歲已跟我學,留鬺琩倥鉿n過鬘X面四圍走。而且佢可能有我遺傳,對搭棚好有興趣,亦有天分,好快上手,今年29歲已經係大師傅。」至於任職會計的長子,6年前也加盟陳煜光的搭棚公司,主力管理和對外聯繫。陳煜光亦樂意外傳這門技藝,「只要有人繼續發揚就是好事,相信兒子未來也可能將(技藝)傳授他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