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火速吸存150億 證行業前景佳

2021-02-2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金管局在2019年發出首批8張虛銀牌照,在富融銀行去年底正式開業後,意味着本港首批虛銀已悉數登場。根據金管局在2月披露數據,8間虛銀開業至今共錄得42萬個戶口,而截至去年年底,共吸納150億元總存款。面對這個快速增長行業,自然求才若渴,如果一般青少年有意投身金融科技行業,有何門路?

最缺是編碼技術人員

雖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但亦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香港金融科技人才並不足夠,不過陳榮發認為此並非香港獨有問題,因為金融科技本身就是一個新產物,不能將「香港金融科技人才並不足夠」一概而論,因為香港本身有好多市場觸覺強勁人才,而最缺的人才主要是技術人員,尤其對「FIN + TECH」均熟悉的人才。

陳榮發認為,本地技術人員不足最主要原因是社會氛圍,「香港過去一段很長時間,都無真真正正去培育一班識得做coding(編碼)的人,很多虛銀或fintech公司可能有很多好構思,但最終如何落地都要靠程式設計、開發等」,而在傳統銀行分工細緻下,虛銀或fintech公司分工不能太細,以免增加溝通成本,因此對「FIN + TECH」能跨領域掌握的人才亦極為欠缺。

對於年輕人如何可以投身金融科技行業,陳榮發提到他早前出席一個平台的論壇活動,有不少年輕人或在職人士對這個行業都深感興趣,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可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此行業,了解行業趨勢、要求,以至工作要求等,亦令有興趣的人可逐步了解應如何裝備自己。

現時「恒生- 聖雅各福群會青年職學平台」-「I am...」為一站式數碼化平台,為15至29歲青年提供個人化的生涯規劃服務, 協助青年了解本地以至國際的升學及就業發展前景,認識及裝備自己,以規劃前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