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話你知】熱潮襲來 亞洲市場SPAC發展回望

2021-04-12

SPAC是一種沒有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其唯一目的是透過IPO募集資金後,專門併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相比傳統的IPO,一直以來SPAC並非企業上市集資的主要選項。根據SPAC Research資料,在2017年前,每年以SPAC形式集資的金額都不超過40億美元;2017年至2019年的金額上升至逾100億美元,但相比傳統IPO以千億美元計的金額,仍然不可相提並論。

美SPAC去年籌834億美元

2020年,新冠肺炎的爆發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衝擊,美聯儲快速將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並重啟量寬。在資金汜濫的情況下,投資者積極尋找好的投資機遇。加上有專業機構以及名人背書,SPAC在2020年受到熱捧,美國透過SPAC集資的金額高達834億美元,以此形式上市的公司有248家;兩者的增幅較2019年分別大幅上升了5.1倍和3.2倍。若按該年的美國整體IPO金額及公司數目看,SPAC的佔比分別為47.9%和50.2%。今年以來,SPAC氣勢如虹,截至3月10日,已經有230家公司以SPAC形式上市,集資金額達742億美元。

馬國六成SPAC已清盤

SPAC上市在美國引發熱潮,吸引了亞洲地區部分政府的目光。新加坡交易所計劃針對引入SPAC模式展開諮詢,目標是今年內開始有SPAC公司掛牌。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已要求港交所及證監會進一步探討合適的上市制度,以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同時保護投資大眾的權益。值得注意的是,亞洲早已有SPAC上市的機制,惟受制於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足,以致發展遲緩。馬來西亞首家SPAC上市可追溯至2011年6月,不過此後只有4家SPAC於2013至2015年間上市。而這5家SPAC當中,其中3家已經清盤。

韓國嚴管SPAC保護投資者

韓國的SPAC上市模式在2010年已引入,在亞洲中發展相對成熟。根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資料,在2020年,韓資公司背景的SPAC上市有19家。另外,韓國是少數有SPAC監管框架的亞洲國家,其制度主要以美國的模式作參考。不過,由於韓國的資本市場整體發達程度難與美國媲美,尤其是零售投資者的佔比較大,為了增加對投資者的保護,所以韓國的SPAC監管相對嚴密,例如對SPAC的贊助人資格、併購項目的通過門檻等有更高的要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