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
國際社會以及香港早前皆掀起了一股「社交媒體移民潮」。事緣即時通訊應用軟件WhatsApp把用戶的電話號碼和所在位置等個人資料與facebook(fb)共享,不少網民不滿其私隱政策而大舉「移民」到MeWe、Telegram、Signal等社交媒體。事實上,市民使用社交媒體已是普遍現象,而青少年的高使用率更為明顯。有關情況為青少年個人成長帶來什麼影響?而社交媒體又是否有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感?讓我們一同探討有關題目。 ●李學思 中學通識科老師
社媒合併成壟斷 扼殺競爭涉違法
fb於2004年面世,以其永久的免費賬戶及方便的互動社交模式,迅速擴張成一個全球化網絡平台,截至目前fb累計用戶數量達到27億。fb通過蒐集用戶數據資訊,輔以複雜的演算法,以度身訂做的廣告作為商業招徠,獲取龐大利潤。與此同時,透過不斷併購行動,fb相繼將WhatsApp和Instagram納入旗下,在社媒界擁有壓倒優勢。不過,其壟斷性的行為卻引起國際關注,2020年1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宣布對fb提起反壟斷訴訟,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和超過45名州檢察官起訴fb,指控這家社交媒體公司採取非法行動收購和扼殺競爭對手,以維持在個人社交網絡的壟斷地位。在土耳其,當局亦就fb做法展開調查,了解有否違反競爭法。
作為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社交媒體之一,fb的私隱政策近年飽受批評。被fb收購的WhatsApp,近日宣布更改私隱條款,將用戶資訊與fb分享,若用戶拒絕,日後便無法繼續使用。事件令人關注fb這類社交網絡企業權力過大,對於用戶個人資料的控制缺乏監管。雖然fb強調,有關要求只針對零售消費商務,與此有關的資料才會與fb共享。但事件已促使不少關注私隱的用戶改用Telegram、Signal等更能保障個人私隱的平台。
上述的新聞,除了令人關注到社交媒體的壟斷性及帶來的私隱危機外,亦令人想到社交媒體身份的普及性及必要性。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轄下「青年研究中心」於2017年進行的調查發現,在眾多社交媒體中,最多青年人以fb作為最主要的社交媒體,佔 67.7%;其次是 WhatsApp(14.4%)及 Instagram(12.2%)。香港青年每天的在線時間大概是四個多小時。由此反映了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已成了普及現象。
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於2018年的調查亦發現,93%人都有使用社交媒體,當中32%人更表示每日的上線時間達9小時,並有78%人承認曾經在午夜12時後回覆訊息。不過,68%人都表示會因為長期上線而感到疲累,他們解釋疲累仍保持長期上線不單是因為習慣,亦希望盡快回覆訊息和擔心會錯過資訊。調查亦發現,分別有51%及29%受訪中小學生曾被網絡欺凌,而較喜歡自己網上形象、會因沒有「Like」而感到不安,以及較在意他人網上對自己評論的青年,亦有較大機會遇上網絡欺凌,他們有機會因此出現空虛孤獨、有壓力、憂鬱或自卑等負面情緒。由此反映了青少年為維持社交媒體中的虛擬身份形象,而出現影響現實生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