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平台給外賣小哥派那麼多單?司機每天跑單這麼久想不想歇會?平台是不是應該強制騎手休息一下?如果渠道順暢,願不願意繳社保......在參加新業態職業的實際體驗前,王林對從業者的勞動保護有着理想化的想像,但是小哥卻說「那都是你們坐在辦公室裏想出來的」。一線勞動者的凡人凡語,讓他領悟到,政策的制定不能只是在辦公室裏空想,而是要走到外面去、走到基層,只有用心傾聽群眾呼聲,才能避免「一刀切」。
王林們認為應該強制保護騎手、司機的「休息權」,但對方卻表示「時間就是金錢,車停着掙不了錢」、「休一天就少好幾百元,後面一個月都跑不回來」,這就是「辦公室決策」與從業者真實需求之間存在的鴻溝。長期以來,總有一些政策看起來很美,但卻落不了地、不被基層歡迎,甚至成為執行者的負擔,歸根到底就是決策者坐而論道、紙上談兵所致。官員腳不沾土,沒有下力氣真正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聽取民眾真實所思所想,而是坐在辦公室「拍腦袋決策」,看似履職盡責了,卻罔顧執行實效,這其實也是一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眾是施政的基礎和對象,他們的感受也是政令得失的最直觀反映。惟問政於民方知得失,問需於民方知冷暖,問計於民方知虛實,為了讓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工作環境體面、有尊嚴,期待能有更多的「王林」走出辦公室,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到一線,深入到群眾中,從而制定出更有溫度、更有實效的惠民新政。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