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佛山報道)去年底,吳斯偉未等香港疫情受控、開放通關,便迫不及待地北上佛山。啟程前,他的妻子大哭了一場。「她是很支持我來這邊發展的,但是想到今後要兩地分隔,難免有些傷感。」吳斯偉說。
當自己在佛山打拚的時候,吳斯偉也很心疼妻子。她在上班前,經常要把女兒送到鄰居家幫忙照顧,下班後才接回家。
「孩子才不到5歲,也特別心疼。看到以往親手撫養的孩子,要長時間分隔兩地,很心酸。但為了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也是沒有辦法。」吳斯偉說,妻子也很支持他抓住大灣區的機遇,能夠有一份穩定、有前途的工作。
倡佛山建港澳子弟學校
把妻女帶到身邊,吳斯偉也想過這個問題,但目前很難。女兒怎麼照顧,妻子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教育、住房等問題怎麼解決,當前都還存在不確定性。
他說,雖然自己現在有價格優惠的人才公寓可住,但並不意味着妻子、女兒能夠享受到相同的條件。
「所以像我這樣的灣區創業、就業者,其實是很希望有這些配套條件的,一個人才過來了,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子女的生活、住房等問題,能不能有配套的優惠。」吳斯偉說,如果在大灣區發展得好,他一定會把妻子、女兒接過來,實現家庭團聚。
吳斯偉的女兒下學期就面臨升小學,由於還沒有這麼快到內地,接下來很可能在香港上小學。不過,未來也很可能有在內地上學的需求。
當前,廣州、深圳等地在推動建設港澳子弟學校,但吳斯偉認為數量遠不夠。「我在佛山,不可能把女兒送到廣州上學,因此,我也希望佛山能夠建設這樣的學校。」
他續指,其實像這種涉及吃住行、教育的問題,也是港澳青年最為關注的方面。他說,在交流中,他發現港澳青年問得最多的問題,其實是衣食住行,甚至比各地的雙創政策更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