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落實行政主導 香港再次飛翔

2021-05-29

李鎮強 自由黨副主席

回顧香港立法機關的歷史,自英國在1841年佔領香港後,香港立法機關一直都只是由官守議員和非官守議員所組成,並沒有任何議席是經選舉產生。直至1984年,中國和英國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香港1985年才首次舉行立法局間接選舉,然後在1995年,香港立法局更產生變相直選的「新九組」功能界別議席。

過去社會上曾討論功能組別的存廢問題,而筆者深信功能界別議席有其不可取替的作用。在成功的資本主義制度下,政制和法治等要由各界別資本家和各階層市民去共同制訂,但由於兩者在香港社會內的人數不成比例,故為了達至既能均衡參與,也能相互制衡的格局,回歸後的香港立法會,產生了功能組別和地區直選的選舉框架,以平衡社會不同持份者及其代議士的聲音。

反中亂港者利用選制漏洞禍港

但由於很多市民在回歸前後對香港政治制度發展並不熟悉,對國家國情也有所誤解,加上金融風暴、沙士和金融海嘯等事件影響,令香港房屋短缺、產業發展單一、教育制度缺失、人力資源錯配,及年輕人向上流等問題已堆積起來,增加了市民的怨氣,以致香港回歸後一直是處於「人心未回歸」的不穩定時期,加上英國政府在香港回歸前匆匆推出並埋下了披上民主民粹外衣選舉制度的「炸彈」,使反中亂港分子有機可乘。

香港民主進程必須要循序漸進,是沒法一步登天的,而在國家憲法、「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框架下,中央政府絕對有權參與香港的政改方案。2010年,中央和建制派都願意作出妥協下增加了共10席的立法會直選議席,其中功能界別中更增加了5席超級區議會議席,使到框架內的架構體制開始失去平衡,議會運作變得越來越民粹和激進,令整個社會的政治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複雜,使到兩極化之鬥爭越趨明顯,反對派議員漸漸地無視政府推出改善民生和業界營運前景之議題,由於反對派不再與中央和政府等商討妥協,為反而反,並全面推倒政府提出的利民措施,刻意製造「民不聊生」境況,以增加其政治影響力。全部反對派議員更在議會否決了人大常委會在 2014 年通過的「831」決定,使香港不幸錯失了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的機會。

自「831」政改方案被否決後,有部分社會人士更倡議和推動「港獨」,使香港經歷了 2014 年的違法「佔中」、2016 年的旺角暴亂,以及 2019 年的黑暴事件,將香港推向險境,令社會大眾生活在恐懼驚慌之下,至今仍心有餘悸。

吸引有意從政議政愛國者參選

今次在立法會三讀通過的完善選舉制度法案,以及去年實施的香港國安法和剛刊憲的宣誓條例,絕對能讓外國勢力不再有機可乘,除可以杜絕反中亂港分子再次擾亂香港的秩序和癱瘓香港的施政,並堵塞以往選舉制度的漏洞外,也是使香港能重新出發的重要歷史新一章。

筆者深信這套「既富有香港特色,又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全新選舉制度,既可吸引更多有意從政議政的愛國愛港人士參加選舉,為香港維護長期繁榮穩定,出謀獻策,也能促使議員議政回復應有的效率和效能,讓特區政府能夠決心檢討並改革現有公務員制度,真正落實行政主導,集中精力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使「一國兩制」更能行穩致遠,令香港有更良好的營商環境,使長治久安的香港更能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