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內地歐盟禁用 肉類較放心

2021-06-03

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屬水溶性,一般透過飼料及注射被牲畜吸收,進入肌肉組織及細胞後,難以單靠肉眼分辨是否含有瘦肉精,而且不論沖洗、高溫烹飪都無法降低含量。因此,專家及豬農均教路,選購時首先考慮產地,內地、歐盟等對瘦肉精「零容忍」,這些地區生產的肉較有保障;而美國、台灣、澳洲等地仍未禁用瘦肉精,市民購肉應避之則吉,尤其內臟殘留的瘦肉精比例遠高於肌肉和脂肪,這些地區的牲畜內臟更是可免則免。

牲畜攝入瘦肉精後,能增加肌肉比例,迎合追求健康的消費者,而且肌肉比脂肪重,售賣時「重秤」使商販盈利增加兩三成。由於瘦肉精有增加瘦肉比例的作用,故坊間流傳如果生豬較瘦,含瘦肉精的可能性高。但香港農業聯合會主席陳建業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這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不能單憑肉眼分辨。」

學者:高溫烹飪也無法分解

「過水汆燙」能否洗去豬肉中部分瘦肉精?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研究助理梁浩文認為作用微乎其微。他解釋,萊克多巴胺已深入牲畜的肌肉組織內,「不像農藥只是在植物的表面,可以用沖洗或浸泡消除。」至於汆燙和高溫烹飪,他說:「都不太可能,萊克多巴胺具有高耐熱性,無證據證實高溫烹飪能分解。」

梁浩文及陳建業均認為,唯一安全可靠的方法就是細心留意豬肉或豬肉製品的來源及產地,仍未禁用瘦肉精的地區,所生產的牧畜要特別小心。

陳建業表示,由於內地及歐盟完全禁止在養殖過程中使用瘦肉精,理論上這些地方的豬肉是最安全的;而香港本地豬每日都經過食安中心檢測,也相對安全;至於公開表示使用萊克多巴胺地方(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及巴西等26個國家或地區允許加入豬飼料)的肉製品,市民盡量不要選購。

梁浩文提醒市民避免食用加工製品,「這些產品始終含有添加劑,有機會與萊克多巴胺產生化學作用,健康和安全性不及天然食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