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1年5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5-26] 醫生畫家曾繁光

 「每次我看見一個人,上上下下打量他幾十秒,腦海中就會湧現幾千字的故事。」然而,他沒當上作家,他的身份是精神科醫生。

 第一次和曾繁光「碰面」,是在書店裏。桌上橫放著他的新作《該把生命整理一下——聽一個精神科醫生跟你說故事》,看過後,覺得作者是一個年約三十多歲、身型高瘦、情感纖弱的男子。

 之後約他做訪問,話筒傳來沉厚磁性的聲音,腦海裏的印象又換了一個樣子,想起長頭髮、鬍子滿佈、身型壯碩的男人,更出乎意料的是他反客為主,在電話裏像相識很久的老朋友那樣侃侃而談差不多半小時。

 相約在他和朋友的畫會見面,只見來人穿著短袖恤衫和短褲,背著背囊,手挽兩大袋食物,衣服和鞋子都是顏料的污跡。

 他和畫苑中各人打過招呼後,看見記者,也沒有多大的表情變化,就像看見一個常常看見的人那樣。在各畫友忙著做晚飯和談天的畫室裏,邊喝紅酒邊傾談,認識了這個旁人口中「好好人」,自己口中是「遊戲人間的傻佬」的曾繁光。

 自言是讀書人的曾繁光,說到愛看的書和喜愛的作者,一下子說了一大堆,包括:《紅樓夢》、《西遊記》、張愛玲、蕭紅、沈從文、朱自清、愛因斯坦、愛迪生的笑話、蕭伯納、巴爾札克(傅雷譯本)、劉以鬯和金庸等。看之餘,自己又喜歡寫,為各大報章撰寫專欄十多年,也出了幾本自己的著作,卻自嘲自己的書是「波鞋電視機」等大眾化商品。

 可是,他的書中充滿對人的關愛,人物非常多樣化,他說:「那全是創作。每次我看見一個人,上上下下打量他幾十秒,腦中就會湧現幾千字的故事。」雖然有寫作的才能,但沒有當上作家,他的身份是精神科醫生。

專做別人不做的事

 當一個精神科醫生的原因,是因為他「專門做一些別人不會做的事」。他唸書時,班上有一百五十人,但想當精神科醫生的還沒有一個。當時,他覺得「世上有很多精神病人,他們也需要精神科醫生啊。」

 他一邊笑一邊說:「如果人人都不犯罪,我可能會去犯罪,但世上太多人犯罪了。」說罷,飲一口紅酒。

 他對待病人,就如對待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木,人患了病,就像四季轉變那樣尋常。他和病人的關係,如他所說的有趣比喻:「心理治療就像修理水喉,當人的內心有鬱結,等於水喉淤塞了,我們就積極地飾演通渠人的角色。」說罷,又是一陣爽朗的「哈哈哈哈」。

 他自一九九四年開始畫畫,至今已有七年了。對他來說,畫畫等於喝酒、美麗女人、美好的音樂、詩歌、生活和享受。有時候他畫了好幾個月,也沒有完成一幅畫,但他最享受畫畫的過程,他說;「完成了就沒有什麼意義,過程中好玩才最重要。」問及他畫中的題材,他狡疆a說:「你是什麼人,自然會看到什麼。」然後才補充說:「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畫到厭倦便完成了。」

 以為曾繁光只是畫家和醫生,其實不。

湊仔爸爸也會做菜

 日間是精神科醫生的曾繁光,周日和下班後是「湊仔爸爸」、專欄作家和藝緣畫會的會長,興趣包括:喝酒、做菜、攝影、刻印章(篆刻)、雕塑、談天、還有「回到家,可以躺在沙發上望著天空胡思亂想就很開心了。」他說。

大自然中辨別方向

 曾繁光自小在東涌的屋村長大,童年生活,就在看牛、種禾、偷蕃薯中度過。

 現在,他身處城市之中,但嚮往的是簡單質樸的生活。他在城市狹窄的空間中總是迷路,但走到大自然,卻一下子能辨別方向。

 「最適合人的生活,其實是從前家家戶戶不關門,我可以走進你家,你可以走進我家,物質貧乏、但舒適的生活。」之後是一聲長嘆。

專拆鐵閘 解開心鎖

 他說:「物質越豐富,人的安全感越低。每家每戶都要重門深鎖保護自己的財產。絕少和鄰舍打招呼,很可能住在對面的阿伯死了也不知道。」

 對於小偷,只要不太暴力,不會傷害他的家人,他是不害怕的。他說:「反正我家徒四壁,最值錢的可能是我的畫,但如果小偷欣賞我的畫,我會很開心,還會請他喝酒哩。」又笑了。

 每次他搬家,首要工作,竟然是拆鐵閘。可能是對現代生活關係疏離的一種抗議。

 直至最近,拆鐵閘拆得太多,惹來太太的不滿,曾繁光拿著酒杯笑說;「為了維持家庭的和睦,我只好繼續忍受那鐵閘。」

快樂要學習

 「人生不一定快樂,快樂要學。」他說。

 他舉了一個踩地雷的比喻:「看見不快樂的地雷,就踩下去,用力踩,踩得越多,你的領土越大。而且,還可以在爆炸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減低受傷程度。」

 喜歡想東想西的曾繁光,還有一個方法學習快樂,但比較古怪,就是學習去想最壞的情況,猶如在腦內進行了一次預習,然後設想解決方法。曾繁光自言,每次去商場或卡拉OK,都會想:「會不會發生火警或有炸彈?」然後,心中默唸「逃走方法口訣」,直至到達安全地方。

 「久而久之,無論遇到什麼事,也能夠沉著應付。」曾繁光說。

 另一個方法,就是學習正面的想法。他以一個故事說明:一個少女看見一個老人很快樂,為了找尋快樂,少女背著背包,到地球每一處去找快樂。三十年後,少女年華老去,重回舊地,用背包當枕頭睡覺,半夜醒來,感到涼涼的秋露,看見天空的星星,又有人唸詩,她突然感到,原來快樂就在眼前。

 曾繁光結語說:「快樂不須尋,只須珍惜。」

 要有快樂的人生,曾繁光說:「必須要知道人生有釵h痛苦,然後別再把時間浪費在不快樂的事情上。」

人生是一場認真的遊戲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要是能把精力放在那一、二之上,那就不枉此生了,呵呵呵呵呵。」可以說是曾繁光的格言。言談之間,似乎看得很開,但他說:「我不是看得開,我只是看得清楚。」

 曾繁光說,一生人之中,只有三件事,他會認真做,包括做醫生看病時(但不包括開行政會議時)、畫畫時和被他形容為「要命」的寫作時。當然,還包括當一個好丈夫和好爸爸。

 他說:「畫畫和寫作是生活和遊戲。我的生活是遊戲,遊戲是生活。」

 或部A對他來說,人生就是一場認真的遊戲。 可 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調查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中國政壇新星

第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