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6-17] 在維爾紐斯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是一個「古城小鎮」。說它是小鎮也不恰當,該城也有五十九萬人口。但我們看慣了上百萬的大城市,加上維爾紐斯盡是些鋪著小磚塊的窄街橫巷,充滿著小鎮風情。旅遊車不能進入,只有步行觀光,因而更覺其小。
傳說十二世紀時,立陶宛大公來此打獵,夢中有狼群相鬥大聲嗥叫,因而驚醒。解夢人勸說在此築城將名揚四方。故在此修築城池,命名為「狼」。立陶宛語,「狼」的發音便是維爾紐斯。
維爾紐斯位於內里斯(NERIS)河兩岸,山坡起伏,房屋依山建築,多是三四層的樓房。剛看了明斯克高大的火柴盒式的大廈,寬闊而平坦的大道,進入維爾紐斯,難怪立即有小鎮風光的感覺。
參觀了三個教堂,有豪華的,有破落的,豪華的金碧輝煌,破落的殘木敗瓦。但對於教堂,我參觀過上百座,世界所謂四大教堂都看過。由於心未虔誠,結果並未在腦海留下印象。別說過去看的,這一次看的也有七八個。但回來之後腦子裏便混淆不清。看看照片,竟不知道這張拍攝的是哪一個。
好在上半天是例牌的教堂參觀,下半天都是城內蹓躂。有機會領略當地風土人情,踏遍大街小巷,選購心愛的紀念品,又在街邊咖啡店品茶小憩,真是最好不過了。
立陶宛盛產琥珀瑪瑙。嚴格來說是產在俄羅斯的一塊飛地——靠近波羅的海的飛地。這種瑪瑙,是沉在海底的樹脂化石,是製造裝飾品的好材料。在東方如香港,既貴而有假貨。
路旁咖啡座比比皆是,裝飾得彩色繽紛。侍應小姐十分漂亮可人。三個人,各喝一杯啤酒或紅茶,外加一件蛋糕點心,結賬只花五個美元,如果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起碼得貴十倍。(沿波羅的海探索之十一) 吳康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