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8-21] 文匯社評:啟動大項目 紓緩失業潮
政府昨日公布五月至七月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七,略比四至六月升零點一個百分點,由於七月以後有數萬中五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畢業投入勞動市場,所以失業率仍會輕微上升,這種趨勢短期不易改變。
中產專業人士在瘦身減肥的浪潮下,受到威脅最大。香港企業和跨國公司裁員往往向中層管理人員開刀,節省工資成本,裁一個中層人員就相當於節省四五個低薪人員的工資。中產階層正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受害者。在知識經濟時代,受到專業訓練的人士的處境和上一代截然不同,上一代專業人才可以從事一份職業到老,安安穩穩,領很高的工資,不愁失業,因為當時的專業人才很少,供不應求,五十年代時期香港醫生一個月的收入就可以買一層樓。到了今天,醫科大學生供過於求,醫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已經出現,能找到職業的醫生,要工作一百個月才可以買到一層樓,公營醫院醫生的工作時間很長,每周達九十小時。今天知識更新速度太快,教育普及化,專業人才供應大增,使淘汰機制發揮作用,在經濟轉型時期,律師、會計師、銀行經理、測量師、行政管理人員失去職位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當前,美國經濟明顯下調,汽車、飛機、電腦、通訊業大舉裁員,裁員之風自然會影響香港。美國減息也反映了美國生產和投資均十分疲弱。所以,香港各界宜對失業浪潮保持清醒頭腦,不宜盲目樂觀。只有把困難估計得足夠,才會正視問題,積極採取應變措施解決。特首董建華上周在禮賓府會見外國公司代表就談到失業率將上升的趨勢,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受到各界的讚揚。
在此經濟轉型階段,政府的首要工作是指明香港經濟發展路向,調動有利因素,開拓經濟增長熱點,加快港粵經濟融合,利用財政儲備加快跨境基建,增設旅遊景點,切實引進有利香港經濟復甦的專才,創造就業機會。
中國是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中國入世創造大量商機,香港企業只要善於開拓內地市場,一定可以在會計、銀行、物流供應鍊、採購、分銷、酒店、旅遊、城市公用事業、出入口貿易、建築、房產、中介服務業大有作為,香港的專業人才亦可從中找到新的就業領域。
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全力扯吸中國專業人才,並且宣傳新加坡是「進入中國市場的跳板」,新加坡政府很有步驟地開拓中國市場,甚至在廣州黃埔港投資興建五個貨櫃碼頭,這種陣勢很明顯是想搶奪香港的貨運生意。新加坡還積極開拓中國的科技、電子、金融市場,其志不小。香港就在內地旁邊,如何融入珠江三角洲,是香港當前擺脫困境的大策略、大出路。這方面如有大動作,有實際行動,港人的信心將大受鼓舞。路向明,跨境基建紛紛上馬,則投資會源源而來,香港的中介城市角色將會大大發揮。跨國公司將會在香港扯吸人才,以利開拓中國市場。香港成為廣東的經濟合作伙伴,有利吸引廣東充分利用香港的各種增值服務設施。當前,是合作的良機,此際行動,事半功倍。若趑趄徘徊,反被鄰近地區對手如台灣、新加坡捷足先登,香港就沒有什麼優勢項目可以挑選了。香港過去成功的經驗是,在低潮時期,必有大建設、大項目,清晰地描畫出香港的路向,帶動私營部門朝同一方向投資,大大改善營商環境。中國「入世」是一個重大的轉折事件,假如香港利用這個階段大搞基建,香港的經濟將會重新加溫,旅遊業、建築業、運輸業、金融服務業、物流供應業會有較大的發展。在激烈競爭年代,需要政府積極介入,這樣,經濟改善的機會才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