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8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8-21] 大陸是台灣經濟復甦的希望所在

 台灣當局無法擺脫目前的經濟困局,只好以欺騙輿論的手法,轉移視線,聲稱要和大陸打一場「經濟戰」,阻撓台商到大陸投資,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尤其是兩岸雙方加入世貿組織在即,更應當攜手合作,營造互惠互利的局面……

■楊孫西 全國政協委員

 台灣與大陸一樣,均是世貿組織的觀察員,都在進行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台灣加入世貿組織的雙邊談判基本完成。根據中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達成的協議,台灣不能先於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協議,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台灣接著「入世」則是順理成章。據預測,海峽兩岸應可今年年底完成加入世貿組織的有關程序。兩岸「入世」將有利於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的改善和加強,推動中華民族統一大業的實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兩岸「入世」後有必要逐步清除人為藩籬,互不實施排除條款,以加速經貿關係的良性互動和發展,獲得更多的共同利益。

放寬限制兩岸互利互補

 日前,台灣農委會委托產、官、學界共同評估有關台灣與中國大陸「入世」後,雙方引用排除條款對台灣農產品之衝擊。該份藍皮書的評估結論認為,兩岸「入世」後,如不相互施行排除條款,將可獲得更多的共同利益。此外,因加入世貿後的自由化環境,兩岸關係彈性將加大,並可望加速促成兩岸在未來開放定點直航。台灣工商產業界認為,該評估結論如果能在未來的政策中採納,將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正面影響。正如這份評估報告所提到的,大陸方面已在去年三月間表明,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加入世貿後不會對台港兩地實施排除條款。顯而易見,台灣當局若想藉著兩岸加入世貿,繼續維持和發展兩岸經貿的互惠互利,則必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與大陸盡快恢復談判,並進一步放寬對大陸經貿的種種限制。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按照時間表逐步開放銀行、金融、保險、電訊、批發、零售、專業服務等行業,並大幅削減關稅。同時,外資包括台資企業將可以受到更多制度保障。可是,台灣當局目前仍不允許五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前往大陸投資,並禁止台商在大陸設廠生產數碼相機、手提電腦或半導體。事實上,兩岸同胞對發展經濟交流與合作,都有著強烈的願望。兩岸的經貿關係原本可以發展得更快,合作領域更廣、層次更高,但台灣當局的某些人長期頑固堅持所謂「戒急用忍」的政策。最近,有人更提出所謂因世貿組織對各國投資規範不明確,因此與現階段的「戒急用忍」政策並不抵觸。這種不顧經濟規律,一意孤行的做法,只會進一步限制台商在大陸進行直接投資,不僅損害了兩岸關係,而且直接傷害了台灣工商業者的利益。

台灣經濟復甦希望所在

 眾所周知,從李登輝主政時代開始,雖然以「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台商不得赴大陸投資,但實際情況是禁無可禁。現時,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已超過一百億美元,而且島內九成高科技企業都已經(或正在籌劃)在大陸設廠,僅從上海到蘇州,估計約有二十五萬台灣人在此營商和工作。據統計,經過兩岸同胞二十年的共同努力,兩岸貿易額已從一九七八年的零點四六億美元發展到一九九九年的二百三十四點七九億美元。今年一至十一月,兩岸貿易總額為二百七十八點二億美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三十二點一。截至一九九九年底,兩岸貿易總額累計已達到一千六百零四億美元。

 除了商貿投資外,若台灣當局開放讓大陸人來台旅遊,估計一年可為台灣帶來三百八十五億元新台幣收入,創造就業職位十三萬個。由此看來,兩岸經貿互利互補,大陸既是台灣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最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更是台灣經濟復甦的希望所在。

尊重經濟規律把握商機

 現在,台灣經濟蕭條日益嚴重,生產銳減,失業率創歷史新高,外銷接單劇降,股市迭現新低。民眾對台灣當局已失去信心,普遍認為沒有大陸的龐大市場及作為後援基地,台灣經濟將難以擺脫危機。隨著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台商正掀起新一輪赴大陸投資的熱潮。多位在中國經營的台商負責人日前在台北一項會議上指出,在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將出現龐大的商機,此應是台灣出口型廠商進軍中國大陸內銷市場的大好時機,尤其是第三產業的商機最大。

 遺憾的是,台灣當局無法擺脫目前的經濟困局,只好以欺騙輿論的手法,轉移視線,聲稱要和大陸打一場「經濟戰」,阻撓台商到大陸投資。必須指出,兩岸經貿合作,產業互補,這是經濟規律使然,不是大陸要同台灣打甚麼「經濟戰」。台灣當局試圖以政治影響經濟,刻意製造兩岸經濟敵對,阻止台商赴大陸投資,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尤其是兩岸雙方加入世貿組織在即,更應當攜手合作,營造互惠互利的局面。須知,兩岸經濟合作的潮流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如果兩岸關係不能穩定下來,投資者對台灣就沒有信心,其他所有的藥方就都將無濟於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