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2-19] 文匯社評:檢討公務員薪酬須盡快進行

 特區政府宣布全面檢討公務員薪酬政策和制度,這體現了董特首務求施政與時並進的精神,切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廣大市民關注和勢在必行的事情。

 確如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所說,這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但是,因為此項工作是改革政府架構和施政作風的第一步,所以不但須審慎從事,更須果斷堅決、抓緊時機。否則,不僅公務員薪酬與市場嚴重脫節,而且政府架構及施政作風的改革,也會趑趄不前。

 董特首日前指出,他過去施政得到的最大教訓,是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環境的變化來得很快,政府要有居安思危的思路。的確,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香港的內外經濟環境變化急驟而巨大。港英時期形成的泡沫經濟破裂及外圍經濟環境惡化,迫使本港私人機構紛紛凍薪減薪、精簡架構並提高效率,以適應市場競爭需要。而香港的周邊國家和地區,亦大力改革政府架構並削減公務員薪酬福利,以帶頭對抗衰退,與民眾共渡時艱。

 既然香港的內外環境變化如此之快,但為何本港公務員薪酬及架構回歸四年多來變化不大呢?箇中重要原因,是為了維護公務員隊伍和體制的平穩過渡,但這是要付出代價的。最明顯的代價,不但是公僕薪酬與私人機構薪酬過大的差距引起了公眾不滿,而且是政府及資助機構龐大的薪酬福利支出,已構成了連續幾年結構性財赤的重要因素,潛藏下巨大的財政危機。所以,為了紓緩財赤壓力和化解財政危機,全面檢討公務員薪酬及精簡政府架構,已刻不容緩。

 本港的公共開支已飆升至佔GDP的百分之二十三,政府開支中的七成是政府及資助機構員工的薪酬福利開支。在幾年財赤情況下,財政儲備已下降至三六九五億元,此數字只須再多幾年財赤便可能告罄。況且,在窘迫財政狀況下,政府每年還要為公務員退休金支出約百億元,若單為此項支出作「撥備」,約需二千五百億至三千億元,是本港目前可動用財政儲備的百分之六十七至百分之八十一,因而形勢十分嚴峻,政府削減開支和精簡機構已是不可拖延之事。所以,當局估計整個檢討要用一年或以上時間,似有時不我待之虞,因為急驚風遇上慢郎中的處理方式,在此問題上已不適宜。

 本港公務員薪酬福利須配合市場和社會現狀,這應是政府全面精簡架構的第一步。本港公務員薪酬不僅在整體上遠遠高出市場合理的可比較水平,而且光是五花八門的津貼福利,在○○至○一年度就高達六十四億三千萬元。而龐大的薪酬福利支出,又源自架構重疊、職系冗繁的公務員架構。目前的政府架構共有四百多個職系、一千多個職級,基本上是沿用了二十八年前的麥健時報告的模式,早已脫離時代發展。商界意見指出,管理層次和職系可以大幅精簡,以達到小政府要求,並且運作將更順暢及有效率。

 除了公務員薪酬制度及政府架構需檢討外,公營資助機構的薪酬制度及架構組成亦需檢討。許多公營機構有如獨立王國,欠缺有效監管。這些機構原從政府分出,薪酬福利本已不俗,但實際情況顯示,一些機構還在不斷推高薪酬福利和增加編制。這些積弊,都亟須檢討和改革。

 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政府架構和公營機構還須在人員編制上引入淘汰和競爭機制,才能保持活力及效率。有人擔心檢討公務員薪酬會影響士氣及服務質素,這顯然多慮了。事實是,例如上月政府首次公開招聘十個高級政務主任,就有逾二千七百人申請,且申請者超過一半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六成有超過十年工作經驗。可見,在公務員架構和公營機構引入競爭和淘汰機制,只會激勵競爭意識和吸引更多人才,從而有效改革舊有機制的弊端,使公務員隊伍更穩定,士氣更佳,工作更有效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