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21] 按市場經濟規律落實「一國兩制」
■趙令彬 豐匯銀行(中國)研究經理
近月香港與內地關係出現了不少突破性發展,但也引來不少爭議。在大轉變之時出現爭議是正常的也是好的事。「一國兩制」是少有先例的存異求同的統合形式,與歐盟的去異求同方式性質大異,故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殊不為奇。只有在爭議引起的認真探索中尋求解決,才可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點。
爭議之一是兩地在加強關係中是否會因「中國化」而損香港特色。保持香港特色是「一國兩制」的最根本目的之一,關鍵在於什麼是香港特色。這在基本法中已有明確交待,主要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行政主導的政制等,其基本精神是自由開放和法治。與此相關的一個極重要爭論點是對香港及內地間邊界的觀念。邊界必須保留,否則難有兩制。邊界還有國際意義,如歐盟等便因邊界的存在而給予香港居民免簽證入境。但邊界存在的形式卻可改變,如廿四小時通關並不如有些人所慮會消除邊界。香港也無必要保存大片荒蕪的沿邊禁區。在原則上港府可開放廿四小時通關及邊境禁區予私人發展,具體做法則由市場決定。例如開放十八至廿小時通關或已足夠,禁區是否發展成為工業、商業或其他用途亦要看投資者意向而定。
此外,更重要的是邊界造成的兩地經濟分隔必須盡量減少。「一國兩制」的實踐不能違抗趨向融合的市場經濟規律,絕不能盲目地為保兩制而強調行政分隔。最近一個西方機構給予香港全球最自由經濟的評價時,也指出一些對與內地交往的限制(如非廿四小時通關及嚴限內地專才來港等)是美中不足。何況加強經濟融合也不會損害香港特色或兩制的實行。相反,過去廿年的經驗顯示,在融合中香港的市場經濟及行政法規意念對內地影響日大,尤以毗鄰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為甚。奇怪的是有些言論一面歌頌香港的自由市場經濟,另一面卻反對淡化邊界分隔,矛盾之處難以理解。
另一爭議是中央應否給予香港更多特權以挽救其疲弱經濟。基本法給予香港不少相對內地其他地區的特權,如分立的財政、貨幣及海關等。至於相對其他外資的特殊優惠,如讓香港企業優先進入行將開放領域,或給予超乎外資企業的待遇等,則要小心處理以免違反世貿規定。香港政府對此十分了解,如工商局局長周德熙所說:美國曾在入世談判中要求中國不予香港特別優惠,而港人也不要不斷「搵著數」引致內地企業及地方政府「眼紅」等,可謂一針見血。香港與內地大可達致強化合作協議,例如成立自由貿易區等。但這必須符合世貿規定和對等及較全面的開放等原則,不能有利則開,不利則關的設立防火牆。無疑,兩地設立自由貿易區是長遠的必然出路,但短期間還應考慮其他的方法,如給予居內地港人當地居民身份,創辦的企業按內資處理。
總之,在處理兩地關係及「一國兩制」的實踐中必須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防止「右」的和「左」的偏差。一面要反對強調邊界分隔、抗拒經濟融合的保守主義。否則將阻延香港經濟轉型及利用中國的旺盛經濟來拖動香港發展,因而引致香港經濟長期呆滯。另方面也要防止實行中央特別照顧的呵護主義,包括害怕因香港經濟差勁而令人感覺「一國兩制」出了問題。香港經濟久經市場風浪考驗,這也是其活力之源。呵護只會愛之適足以害之,香港絕不可感染伸手向上而上面照顧的「前國企病」(「前」是因現時國有企業也漸不能如此),否則便會失去特色和光輝。香港自有其巨大優勢,當經濟逆境深化到一定階段時更會迸發出來。依托優勢而非優惠,才是香港真正翻身之道。
幸而兩地政府現已加強合作,在淡化邊界分隔和更充分利用香港的優勢上做功夫,如近期採取的系列措施放寬兩地人士往來限制,和協商把內地法律仲裁及外幣債券業務移到香港等,都是良好開始,今後宜再接再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