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3年8月1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新聞專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8-17] 扁圖藉「公投」扭轉劣勢

放大圖片

陳水扁上台以來執政成績乏善可陳,連任前景極不樂觀。藉「公投」議題煽動島內民粹,炒熱選情打擊泛藍,成為他扭轉劣勢的無奈之舉。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 孫升亮

 雖然離明年3月20日的投票日還有7個多月的時間,台灣島內藍、綠陣營對下屆「總統」選舉的爭奪卻早已進入短兵相接的肉搏戰階段。5月份以來,「公投」議題沸沸揚揚,儼然成為選舉的主要戰場。近來,此一話題的熱度雖然有所降低,但實則蓄勢待發。未來藍、綠雙方還將就此展開激烈攻防,其動向會對選舉態勢產生很大影響。

 陳水扁爭取連任面臨兩大結構性障礙:一是其上台以來執政成績乏善可陳,導致民意支持度長期在低檔徘徊,至今不見起色;二是泛藍選民的基本盤大於泛綠,「國親合、連宋配」成局後聲勢大振,對其造成了很大壓力。

扁連任遇兩大障礙

 今年以來,陳水扁標榜「拚經濟、大改革」,企圖扭轉政績不彰的劣勢,為選舉加分,但因自身痼疾難改,成效並不明顯。非典疫情對台灣經濟與台當局的執政能力造成了嚴重衝擊,給其選情雪上加霜。陳水扁自知「口號治島」、「意識形態掛帥」難以扭轉執政頹勢,擔心自己選情如持續低迷會引發黨內外的信心危機,造成「雪崩效應」,一發而不可收拾。於是,借非典及台加入世衛組織受挫之機操弄「公投」議題,煽動島內民粹,激化兩岸對立,以便炒熱選情,打擊泛藍,提振聲勢,就成了身處劣勢而又苦無良方的陳水扁的無奈之舉。

「公投」議題激化對立

 其如意算盤不外乎是:「公投」議題一起,激進「台獨」勢力自然深受鼓舞,加緊鼓噪,導致社會對立加深,族群矛盾加劇。泛藍從自己的政治立場出發肯定會加以抵制與反對。而只要雙方圍繞「公投」的爭議加劇,且久拖不決,泛綠就能主控選舉議題,既可轉移島內民眾對其施政無能的關注與不滿,也可避免泛藍對其施政缺失的窮追猛打。更重要的是,泛綠還能借「民主」、「人權」的堂皇外衣佔據「道德」制高點,利用其「本土政權」的幌子與省籍的優勢,攻擊泛藍「反民主」、「反改革」,進而將其打成「外來政權」與「賣台集團」。如果能將本應單純的台「總統」選舉扭曲為「愛台與賣台、反共與親中的大對決」,更可以誤導民眾,立於不敗之地。

精心包裝誤導民眾

 當然,泛綠在操作「公投」議題時並非平鋪直敘,而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有虛有實,有進有退,有真有假。他們口頭上說的是「基本人權」、「直接民主」,無關統「獨」,實則自私自利,煽動民粹,「選舉至上」,為的是給「公投自決」鋪路;一方面鼓動激進「台獨」勢力進行狂妄叫囂,放任「蔡同榮版本」在「立法院」闖關,另一方面又借泛藍之力進行攔阻,以避免惹火上身。其「奧妙」之處在於,這種若隱若現、經過精心包裝的「台獨」主張,既能煽動島內的「台獨」情緒,便於用「賣台」的罪名打擊對手,又不至於嚇跑中間選民,引發美國方面的強烈反對,承擔危險的後果。經過這樣的精心設計與大力操作,加上台當局刻意製造了「高明見事件」,陳水扁逐步擺脫因施政無能、防治「非典」不力而被動挨打的不利處境,開始主導選舉議題,選舉氣勢亦有所上升。

民眾只求和平穩定

 儘管島內絕大多數民眾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泛藍已確定將經濟、民生議題確定為選戰主軸,但苦無政績的陳水扁似乎也沒有什麼別的「牌」好打了,島內大選恐怕還會被他牽回到「公投」這樣的「虛假議題」上打轉。可是,對手沒了,觀眾膩味了,「邊際效應」遞減了,「賣點」也不大了,這樣的老戲碼還玩得下去嗎?真要硬著頭皮演下去,就不怕觀眾不捧場,甚至喝倒彩嗎?民心不可違,民智不可辱,島內為選舉而殺昏了頭的人不可不察。

泛藍調整策略 轉守為攻

 過去,泛藍一向反對民進黨推動「公投」,擔心其被當成「台獨自決」的工具,會給台灣社會帶來難以預料的災難後果。民進黨上台後,泛藍繼續在「立法院」堅決防堵「公投法」的過關,主張代之以「創制復決法」,對泛綠進行反制。但是,由於民進黨的大肆煽動,特別是其故意混淆涉及台灣前途的、帶有主權意味的「公民投票」(plebiscite)與對一般法案與公共政策進行的「創制」(initiative)與「復決」(referendum)之間的區別,誤導輿論,導致島內民眾支持「公投立法」的比例有所上升。而泛藍在「立法院」的原有優勢也在本屆「立委」選後大大減弱,阻擋「公投立法」不僅越來越吃力,而且還被泛綠扣上了「反民主」、「反改革」的帽子,處境被動。

遭亂扣帽 處境被動

 去年以來,部分泛藍人士在洞悉了陳水扁先利用「公投」議題煽動「台獨」,然後借泛藍之手將「公投立法」攔住以避免引發嚴重後果,最後再倒打一耙攻擊泛藍「賣台」的操作手法後,開始發出了「打破慣性思維」,在「公投」問題上積極應對,迫使陳水扁面對外界壓力與承擔後果的聲音。

 在陳水扁炒作「公投」議題,挖空心思地要將泛藍妖魔化為「賣台集團」的壓力下,尤其是在「高明見事件」令連戰、宋楚瑜在南部地區的選情受到較明顯衝擊的情況下,泛藍內部要求不再阻擋民進黨推動「公投」,以免成為其「人肉盾牌」與「最佳助選員」的主張逐漸成為主流意見。

反客為主 規範「公投」

 泛藍利用美國對台舉辦「公投」表示「強烈關切」、陳水扁壓力增大但仍強硬宣稱「公投的時機已經成熟」,執意要在明年大選前進行「公投」之機,開始調整策略,反守為攻,轉而積極推動不排除「統獨公投」內容的「公投法」,逼泛綠在「統獨公投」問題上表態。國、親兩黨以「不阻擋、不反對、不負責」的態度面對民進黨推動「公投立法」,強調在不改變現狀、大選前後三個月不辦及發動者須為結果負責的三原則下,「民進黨要什麼都可以給」。泛藍還借台當局推動「立法院」7月召開臨時會,處理「財經六法」之機,提出增列「公投法」為「優先法案」,並主張直接審議「蔡同榮版本」,以催化泛綠內部矛盾,逼台當局在統「獨」問題上表態。

被迫「拚選」 形象受損

 泛藍在「公投」議題上主動出擊,有利於其打亂泛綠選戰部署,扭轉被動處境,洗刷「反民主」、「反改革」、「賣台」等罪名,挫敗陳水扁將單純的「總統」選舉扭曲為「親中與反共、愛台與賣台大對決」的圖謀,並迫使台當局因承擔推動「公投」的風險,直接面對外界的壓力而進退維谷,因而對泛藍的選情起到了一些正面效果。但是,泛藍此舉畢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招,帶有濃厚的「拚選舉」的權謀色彩,且有損於其長期塑造的具有穩定政局、改善經濟與發展兩岸關係能力的「負責任的在野黨」形象。

舊瓶新酒令民進黨內訌

 在泛藍積極推動「公投立法」後,陳水扁反而轉趨低調,聲稱「公投立法不是馬上要做的事,可慢慢來」,指責泛藍將「公投法」列入「立法院」臨時會議程「根本是天跟地」,並一再重申其「四不一沒有」的承諾,表示自己「不會笨到去推動統獨公投」。台當局也表示要在「公投法」裏排除「統獨、國號、國旗的公投」。

「立院」交鋒不了了之

 在7月台「立法院」臨時會上,藍、綠雙方圍繞「公投法」展開正面交鋒。在泛藍堅持審議「蔡同榮版本」的情況下,民進黨一方面事先悄悄把「公投法」應交付協商的提案送到議事處,另一方面又突然簽署同意其原本不願處理的「蔡同榮版本」,反將泛藍一軍。泛藍則堅持要求對「蔡同榮版本」進行逐條表決,逼泛綠對其中有關「統獨公投」的條文上表態,為泛綠所拒絕。結果,這場「公投」鬧劇在藍綠互相指控、叫罵聲中暫時收場。

泛紫聯盟唱對台戲

 但是,台當局借「公投」製造分裂的立場並沒有任何改變。陳水扁鼓吹要在「一邊一國」的架構下推動「加入世衛組織公投」,聲稱要在明年「舉行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全民公投」,以「改寫台灣歷史」。並公然要將台大選「定調」為「一邊一國對一個中國」。台行政部門還通過「公民投票實施要點」,企圖避開「公投立法」的爭議,以行政手段強行推動「公投」。台當局以「蔡同榮版本」為主體而提出的「公投法草案」,不僅包含了原版本中有關統「獨」的核心內容,且列入所謂「防禦性公投」的條款,「台獨」色彩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對於陳水扁在大選中一味操弄「公投」議題、進行「台獨」叫囂的做法,民進黨內一直雜音不斷。美麗島世代的大佬張俊宏發表公開信,直指陳水扁要用「舊議題打新選戰」,「不端牛肉光吃嗎啡」,將「難以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並斷言如用「一邊一國」作為大選主軸則「必將敗選」。原新潮流系重要成員簡錫階指責民進黨執政後「不斷在統獨議題打轉,過度以意識形態治國」,在選舉時「以操作族群議題為競選策略,以分化族群和諧作為獲取選票的手段」,並發動部分原先支持民進黨的社運及弱勢團體籌組「公平正義聯盟」(泛紫聯盟),且不排除推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令民進黨十分緊張。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調查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中國政壇新星

第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