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0] 百家廊:河姆渡,改寫中國歷史放大圖片
在余姚市田螺山出土的「飾人面紋釜支腳」。
周 雲
今年浙江省考古隊在距離寧波市以西二十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口田螺山,發現了距今五千年至七千年的四個文化層次古遺址,揭示了我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社會文明的燦爛水平,震驚中外考古界,姚江將與尼羅河齊名。
多部族並存
這是中國最早的人類活動考古遺址,比黃河流域文明還要早二千年。加上雲南元謀人的發現,展示了一百七十萬年前中國人類的活動,說明南方祖先的活動,比北方更加早。中國文化發展形式,是多元化的,相信在其他地方還會發掘出古人類的文化遺址。中國文明只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一元論看來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黃河流域的先民是穴居的,長江三角洲的先民是由巢居過渡至半巢居,在地面架了離地或離水的棚屋,屋邊還有欄杆走廊,防止蛇獸侵害。如果讀者到過大嶼山的大澳,比對那些水上棚屋,可以想像到河姆渡的棚屋是怎麼樣的。
考古學家看來越來越重視一萬一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對人類遷徙活動的深遠而重大的影響。有了新的指導思想,可能對於史前人類活動有更多的發現,會找到更多燦爛文明的遺址。原來,在冰河時期,南北極聚結了很厚的冰塊,海平面比今天低三四十米,今天不少海域,都原是陸地,大洲的陸地面積比今天大得多,在北緯三十度沿海或河流的地方,萬頃平川,氣候溫和,森林覆蓋,鳥獸繁衍,河流縱橫交錯,極為適合人類文明的突破性發展。問題在於先進的文明社會,後來受到自然災害或者武力強盛部族所毀滅。
中國在夏商周時期,即三千年前至五千年前,中華大地各個部族並起,百花齊放,多元發展,到了秦朝,採用鐵製武器,武力鼎盛,才把四夷或征服兼併,或驅而逐之,實現了華夏各族統一,又統一了文字,史前各文明並存之局面才結束。三千年前各族並存發展的歷史沒有文字記錄,更加令人感到撲朔迷離,難以稽考。秦始皇焚書坑儒,焚燬了不少記載歷史的書籍,突出了黃河流域的文化傳承。因此豐富多彩、多元發展的歷史被湮沒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人都認為,黃河流域是最輝煌、最燦爛的中華文化起源地。
遠古八大成就
我們相信浙江田螺山河姆渡遺址,仍然不是中國最古老的新石器時代地區,在海平面以下三十米的地方,可能保留著更早期的人類活動遺址,即七千至一萬年前的遺址。那時當地是沿海平原,後來天氣變暖,南北極冰原融化,海水上升,陸地才沉到海底。
河姆渡遺址展現了中國先民在七千年前八大成就。第一,已經懂得栽培水稻,開始煮飯熟食,為腦部發育準備了更加良好的條件;第二,七千年前發明了石的鋸具,把大樹製成榫口卯條,製成企口板木,建造房屋和船隻;第三,懂得以骨針和陶紡輪編織和縫紉,開發麻和蘆葦織物,解決衣服問題,也製成大幅的葦蓆作為木屋頂和地蓆;第四,可以駕馭舟楫,展開離岸較遠處的捕魚活動,可以用箭鏃和長矛,射殺體型巨大的金槍魚;第五,掌握了製陶技術;第六,擁有髹漆技術,製造漆器;第七,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包括用鳥骨、獸骨所造的吹奏樂器,以及有大象、鹿、魚、豬圖像的器皿;第八,可以蓄養少量的動物,豬、狗、水牛成為日常食物。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百越文化傳承
根據初步的推測,河姆渡文明可能就是百越族祖先的前期活動遺址。端午節扒龍船、插艾葉、吃粽子,其實就是百越族人的風俗。亞洲鄰近國家(包括韓國、越南、老撾)因為受到百越族的遷徙影響,都有這種傳統。只不過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屈原投江的故事充實了端午節的神話色彩。
百越族人是出色的航海家,他們後來的活動範圍可遠至東南亞乃至斐濟。有人更認為百越人曾到達美洲的東岸,因為朝代更迭之際,一部分殷人受商族人追剿,流亡海外,他們可能得到百越的協助,提供船隻和航海技術,抵達墨西哥和秘魯,有一部族的印第安人留下口頭流傳的傳說,說他們的祖先是殷人。大部分美洲印第安人以玉米作為主食,但是,墨西哥和秘魯的部分印第安人卻以大米和麵粉作為主食,而且善於捕魚和種植。這種現象,只能解釋為他們的祖先帶來了中華大地的培育水稻和小麥的先進技術。在墨西哥灣,也發現過中國的石錨,這些石頭製品在美洲沒有同類的地質材料,只有在浙江一帶才有這種質地的石頭。
文化西來說不成立
在中國,有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中國的文明是受到埃及文明、以色列文明和印度文明東傳的影響。其中一個說法,認為中國的水稻技術是引進自印度,雲南茶馬古道和番禺是西來文明(包括印度、中東文明)輸入中國的橋樑。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因為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的語言系統與印度和埃及並不相同。在廣東(即番禺),考古發現證明與中國東南沿海的文化相若。河姆渡人的殮葬,採取先烤烘屍體至乾燥,再放入兩半合成的長陶罐內,是火葬式,而古埃及、以色列人並不採火葬形式。「文化西來說」缺乏連貫的、漸進的實物考古證據支持,證明埃及、以色列、印度文明通過民族遷徙一路傳至中國。
在河姆渡水稻種子出土之前,考古實物最早的稻米是在印度發現的,距今四千三百年。但是,河姆渡發現的水稻距今六千年,是世界最古老的水稻品種。中國人比印度人早兩千年掌握了培植水稻的技術,而且有晚稻品種。
河姆渡也發現了多具骸骨,都是身高一米六三至一米六九,顴骨寬闊,眶角圓鈍,鼻骨低平,鏟形門齒,屬蒙古人種,不是閃族,也不是雅利安族。
河姆渡人已經懂得運用幾十種獸骨,造出箭鏃、矛槍、哨子、耜、針,以利打獵和捕魚。有一種骨哨,和鳥聲十分神似,可以誘捕飛鳥和獸類。以大象和水牛肩胛骨造成骨耜翻土種水稻,在六千年前是十分先進的技術。
洪水迫遷
如此燦爛的文化為什麼沒有延續下去,突然中斷了?根據考古發現,田螺山是一個小丘陵,最高位置海拔九公尺,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西部靠著江邊,村落建築在小丘陵的東面和北面,也是地勢最低的地方,屬河網濕地。根據基層考察,考古學家發現距今六千年和五千年分別發生兩次「千年一遇」的大洪水,第二次洪水淹沒了河姆渡人的家園,海水水位也逐漸升高,河流改道,水稻顆粒無收,河姆渡人避災進行了大規模的遷徙。從此,這一地方再沒有新的文化沉積層。相信靠近內陸一些地勢較高的地方,可能會找到其他年代較新的河姆渡遺址。河姆渡人向北發展,與黃河先民接觸、混居,衝突是可能的。但人們更感興趣的,就是追尋百越族與河姆渡文化的關係。
河姆渡文化讓我們看到了一幅歷史圖畫,中國的歷史,是各個民族不斷混雜、融合,不斷發展的歷史,每個民族都對中華文化作出傑出的貢獻。到了炎帝、黃帝的時候,融合的速度加快了。夏、商、周三個部族形成了核心,加快了一體化的進程,華夏文化逐漸成為主體,以後匈奴、蒙古、遼、金、滿清,都溶入了這個民族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