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8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新聞專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8-06] 明皇陵修復 顯皇家氣派

放大圖片

本報駐安徽記者 張長城

 早在上世紀末,安徽鳳陽縣就制定了明中都和皇陵石刻的完整保護規劃。但文物保護工作一度因資金匱乏而延誤。本報記者去年7月曾專門採訪報道,引起國家文物總局和地方部門的重視,並開始加快開展保護工作。目前,鳳陽縣已成立專門部門,具體實施對明中都皇故城和明皇陵的修繕和開發。

 負責這項工作的鳳陽副縣長賈培洋告訴記者,當地政府正在大力收集城磚,用於修復明中都古城部分建築。目前,鳳陽縣已爭取到國家一千萬元的國債資金,並配合地方投入,建設明中都遺址公園。建成後的遺址公園將和明皇陵石刻遺址連為一體,部分再現當年輝煌。

獲撥千萬資金建遺址公園

 有明一代,明皇陵保存完好,不斷修繕。明末農民起義軍「陷鳳陽……焚皇陵樓殿為燼」。清初蝗災,饑民把所剩磚木搬走活命。抗日戰爭時期又被日軍洗劫,最終只剩下石像生、石碑等物。「文革」期間,明皇陵所存部分石像生又遭破壞,石馬耳朵被砸掉,腿被砸斷。1982年,明皇陵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部分遺址、遺物才得以逐步修復和保護。規模龐大的明中都古城,也在清代的府治變遷、土木建設中被破壞,建築被毀,城磚散落民間。

 最近,當地文物部門更加快了文物保護工作的進度,收集城磚、封閉城門,防止破壞。

 明皇陵從洪武二年開始修建,歷時9年方完工,其間,朱元璋曾3次前去謁陵。在通往陵地的神道南端是金水橋,毀沒後剛被文物部門修復。過金水橋後,東側是無字碑,西側是朱元璋親自撰文的皇陵碑。目前,當地文物部門耗資200餘萬修築了保護牌樓,避免兩碑再遭風吹雨淋。碑刻南享殿,「九間,丹陛三級,黃琉璃,青碧彩繪」。歷經滄桑後,現僅存遺址,土堆上長滿了松樹,當年大殿門柱下巨大的石基,現則靜臥在雜草叢中,張望著物換星移,文物部門對此也採取了搶救性保護。

開創明清陵寢制度新風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詔,以鳳陽為中都,集全國名才和百工技藝、軍士、民夫近百萬人營建。6年後,因「勞費」過甚,朱元璋才「罷中都役作」。同時建設的明皇陵也歷時9年方完工。其坐南朝北,佔地約16平方公里,建有三套方城,從外到內分別是土城、磚城和皇城。

 據史料記載,「其間享殿具備,殿左、官廳、神廚、酒房等各數百間。」明初皇陵及明中都都體現了「先修陵後建都」這樣的傳統。由於皇陵在中都城的南面,因此陵墓、殿宇等都是北向明中都,以北門為正門,斜向東北,這在陵墓建築設計史上極為特殊。雖然有違向陽和正門偏斜的一般規律,卻烘托了明皇陵莊嚴肅穆的氣氛,體現了皇家的氣派和威嚴,奠定了明王朝基業的「萬世根本」。

 明皇陵獨特的建築形制被稍後營建的明祖陵(江蘇盱眙)大部分仿效。其在石像生等方面又影響了明孝陵(江蘇南京),進而通過明孝陵影響了明長陵,最終影響了整個明代帝陵建築制度的發展,開創了明清陵寢制度的一代新風。

記者巧遇明陵風雨

 採訪的當天下午,記者一行正準備驅車前往明皇陵,天色忽然大變,烏雲漫天。同行的當地人說:「你們來的真巧!馬上要下雨,各位可以欣賞到『明陵風雨』這一景色了。」原來,早在清代,雨中觀皇陵就是鳳陽獨特的景觀,被文人雅士稱為「鳳陽八景」之一。

 明皇陵距今鳳陽縣城7公里,車行半路即大雨傾盆。來到明皇陵外,只見風雨中的明皇陵果然意境非凡、景觀獨特。神道直通寢陵、石像莊嚴肅穆。半小時左右,大雨停止,天高地迥,雨後明皇陵盡顯皇家氣派與威嚴。

石像刻「中國結」雄渾飄逸

 明皇陵最獨具特色、價值最高的是象徵朝會儀仗的石像生群。32對石像其數量之多,為歷代所有陵寢之冠,也是明代最早、歷代陵寢中最龐大的石像生群。這些石像雕刻精美,造型雄渾,寫實中帶誇張,布局一氣呵成,流溢出非凡魅力,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從明皇陵磚城紅門往南,神道延中軸線延展,兩旁成對排列著白色石雕的華表和儀仗性的石像生群,從北朝南分別有獬、獅、華表、馬及控馬官、虎、羊、文臣、武將、內侍等共32對,對稱地分布在257米的神道兩側。朱元璋修陵在明初,所以這些石像代表的是元代的藝術風格。

 當地人士特意饒有興趣地帶記者來到一文官石像背後,介紹明代的「中國結」——那是文官身上綬帶的圖案。在堅硬的石體上,刻出如此飄逸的圖案,實在讓我們側目——雄渾中顯優美,厚重中含飄逸。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