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4年8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8-31] 70年代末本土兒歌始風行

■韋 然

 兒歌的調子簡單、音域不高、易唱易學,歌曲也就更容易流傳。法國兒歌《小星星亮晶晶》(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英國兒歌《倫敦大橋正在墮下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都是十分簡單的歌曲,但卻可以跨越世紀、跨越地區的流傳下來,歷久不衰。

 一直以來,香港並沒有本土的兒歌。從前孩子唱的歌曲,都是一些傳教士以外國兒歌填寫了國語歌詞的歌曲,如《我是一個大萍果》,以粵調唱來,卻就十分「拗口」。

 這些外國旋律配新詞的「混雜」本土兒歌,最早在電視兒童節目出現,如辛尼哥哥的《跳飛機》歌集。直至1978年期間,星島日報旗下的星島傳音唱片公司,出版了筆者以廣東童謠和廣東兒歌為素材創作的四輯廣東歌謠集:《月光光》、《點蟲蟲》、《洗白白》和《爬牛牛》。

 可能這是香港第一批正式出版的兒童歌集,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銷路很好,令香港的唱片公司突然發現兒歌的可觀市場,於是紛紛投資兒歌製作。當年多輯兒歌,都得時很好的成績,辛尼哥哥更憑著《跳飛機兒歌集》更獲得當年的白金唱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