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4年9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9-23] 去意大利學煮餐

放大圖片

 陽光下的紅布桌上的沙律,材料可來自桌前的那棵植物?

李 明

 提起意大利,總會聯想起遍布名勝古蹟、或領導時裝潮流的首都羅馬。但對美國人泰因來說,他與妻子在意大利逗留3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前往托斯卡納(Tuscany)修讀烹飪課程,享受他們心愛的意大利食品。

 在泰因心目中,意大利是一個如詩如畫、親切熱情的國家,可供觀賞的景物和東西,可謂包羅萬有。不過,最能吸引泰因夫婦的,原來是意大利的美酒佳餚。

 舉例來說,新鮮出爐的麵類食品,配上乾肉、味道強烈的芝士和鮮紅番茄。即使一些他們在美國「絕食」的食物,如野豬和白兔,到了意大利,泰因亦願意品嚐。

在風味農村上堂

 不顧一切沉迷意大利食品的後遺症,當然是身型肥胖起來。但泰因說,實在難以抗拒意大利食物的誘惑,寧願日後購買大碼褲子,亦不惜冒險一試。

 終於,泰因來到托斯卡納,修讀烹飪課程。

 托斯卡納至今仍籠罩著中世紀時代的鄉土風味,四處是令人眷戀的景象。泰因就在這裡,跟隨大師級廚師習藝。

 他們最初從互聯網和旅遊指南,找尋意大利資料。他們發覺,有關意大利的資訊非常充實,可見她是歐洲其中一個熱門旅遊地點。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旅遊資料介紹了托斯卡納的意大利食品烹飪班,這正合泰因心意。

 結果,泰因夫婦選擇了在托斯卡納境內的法焦亞拉里(Fagiolari)鄉下,一間經改建的農莊裡,修讀一個為期3天的課程。

 莊主萬露妮從1995年開始設立烹飪課程,每人每天課程收取100美元(780港元),獲提供的物品包括1條圍裙、一本列出約30款菜譜的烹飪書、一頓學習如何烹調的晚餐,和一個用作盛載紅酒的玻璃瓶。

全國婦女皆懂「煮」

 學習烹飪過程中,萬露妮介紹了意大利婦女烹飪之道。她說,和其他國家比較,意大利最特別之處是,全國婦女皆懂得「煮」。

 萬露妮在佛羅倫薩(Florenza)長大,曾在當地餐廳和包辦伙食機構工作過,令她對烹飪有深厚認識。後來,她移居法焦亞拉里,開始經營一間小旅店和農場,過著田園生活。

 泰因夫婦修讀的烹飪課程共有6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對荷蘭籍夫婦和兩名新西蘭人。課程從下午5時開始,萬露妮的助手巴爾杜施,將早上購買好的煮食材料準備妥當,調校了所有烹調品。巴爾杜施輪流叫6名學生切開蔬菜、剝切洋葱和在後園揀選新鮮的羅勒(一種帶香味,可用於烹調的植物)。

 巴爾杜施教授6名學生,如何有技巧地切割生肉;尤其緊記在肉身留有洞口,塞入用作調味的鹽、胡椒粉和蒜頭。

 在烹調麵團時,巴爾杜施建議他們放進一些馬鈴薯入熱水,這樣,可以令到香蒜醬黏緊麵團。

 到晚上8時,萬露妮、巴爾杜施和6名學生首先舉杯暢飲,然後開始進食他們親自烹調的食物。

 泰因的心情特別興奮,終於有機會躋身在一個意大利廚房內烹調食物,實現了多年心願。他非常滿意當天食品,從這時開始,泰因決定向其他有心人,推薦跟隨萬露妮學習烹調意大利菜。

 這是泰因人生中一次難得的機會——旅遊、嚐美食兼學習。尤其是小組形式學習,有助深入了解烹調意大利菜的竅門,學員可彼此交換心得。

 泰因準備回國後,親自下廚烹調意大利食品。可惜,他的居住環境,距離綠草如茵的托斯卡納實在太遙遠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