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5年1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悲情英語


http://www.wenweipo.com   [2005-01-13]

穌 兒

 去年年尾的海嘯,至今仍在我們記憶中鮮活地存在著。恐怕,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是次災禍由海嘯(Tsunami/tidalwave)引起,被喻為「史上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History's costliest natural disaster)。它不但引致逾十萬人死亡,屍體(Corpse)佈滿海灘,幸運的則能停留在醫院的陳屍間(Morgue)。同時,它所帶來的極大破壞(Devastate),造成了數以百萬計的人民無家可歸(Homeless)。

 海嘯的威力足夠令到遠在非洲東部的索馬里亞翻起巨大的海浪。在英文中,我們可以把這句寫成The waves traveled as far as Somalia。「As...as」的意思是「和(兩者之間的形容詞)相同程度」,有比較的意味。

 在某些災場,我們會見到四周也是等待處理的屍首。在布吉的一個沙灘上,更有一名赤裸的屍體仿如被釘十字架般懸掛在樹上。這一句,我們可以寫為A naked corpse hung suspended from a tree as if crucified。”As if”是「好像」、「似乎」等的意思,可作比喻之用。

 作為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一員,我們決不能對是次災難視而不見。

 作為人類(Human being),過去總是自以為能夠掌控一切,可以甚麼也不怕。現在,我們不得不反省、不得不認同英國外交官施仲宏的說話:「這麼嚴重的地震,委實讓人謙卑並感到深切悲傷」(An earthquake on this scale is truly humbling as well as profoundly tragic)。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