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5年4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4-20] 反釋法遊行變大雜燴

放大圖片

 45條關注組昨與香港部分法律界人士進行反釋法遊行,隊伍中人員龐雜。(羅蘭蓉 攝)

 【本報訊】「45條關注組」昨發起「法律界反釋法遊行」,但這以學術、專業為標榜的遊行,卻變成了「串燒大雜燴」,除了「反釋法」外,還有爭取內地子女居港權的家長和一些其他訴求的人士。而關注組要求的無聲抗議,也因為一名市民馬桂珍大聲反對特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而演化成「有聲行動」。

無聲抗議變有聲

 遊行於下午5時半開始,由不同類別遊行者組成的隊伍由高等法院出發,步行至特區終審法院。雖然「行程」只需約20分鐘的路程,但由於遊行人士在途中多番停下讓記者拍攝,故用了一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雖然「關注組」成員湯家驊聲稱他們並未說過「法治已死」的言論,但遊行人士卻在特區終院前「默哀」一分鐘,揚言是對人大釋法的抗議,反映有關人士對人大釋法衝擊「一國兩制」和香港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的心情云。

 活動於傍晚結束,「關注組」成員梁家傑聲稱,是日共有550人法律界人士和300名市民參加,人數比99年第一次「黑衣遊行」多;不過,警方表示統計參加人數僅有500人。而是次遊行是讓法律界人士和香港市民表達反對人大釋法的心情,如果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尊重香港的法治制度,「釋法事件便不應再出現」。

港大法律學會亦遞信

 對於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日前撰文,重申人大有權釋法及釋法的必要,梁家傑稱這是「嚴重衝擊香港的法治」。他又指,是次遊行可以向梁愛詩表達港人與她的法治觀念「很不同」。而湯家驊亦聲稱,梁愛詩指尋求人大釋法是要避免在司法覆核上遇到風險,正反映當局「漠視法治」云。

 另外,香港大學學生會法律學會的20多名學生亦於昨日遊行前往特區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抗議當局提交人大釋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