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8] 琴台客聚:元璋登基 舉案齊眉 放大圖片
明太祖朱元璋
韋基舜
黃大仙籤第二十五籤為「上吉—朱洪武登基」。
很多人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皇帝是平民出身,一位是漢高祖劉邦,另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其實,劉邦在未登基前,已官為亭長,怎算白衣。倒是朱元璋出身平民,做過看牛仔、小和尚,稱帝未有任何功名。
朱元璋生逢戰亂,上有三兄長,隨父母寄居皇覺寺。朱氏家境清貧,元璋十一歲時,三位兄長分別僱與他人為傭工,未幾,元璋亦僱予劉家牧牛。初時,元璋百般不願,無奈家無隔夜饌,只好去做看牛仔,得一溫飽,強勝在家捱餓。
元順帝至正四年,歲次甲申(公元一三四四年),朱元璋已十七歲,疫癘大作,一個月內,父母及長兄患瘟疫而亡,長嫂攜姪歸居娘家,二兄及三兄亦各自入贅,只剩下他孑然一身,遂寄拜皇覺寺中做小和尚。寺中曇雲長老對元璋最是愛重,招來眾僧妒忌。兩月後曇雲長老坐化,眾僧處處與元璋為難。
有人說朱元璋目不識丁,其實不然,小和尚亦要敲經唸佛,若不略通文墨,又如何背誦經文。
且說朱元璋棲身皇覺寺,備受眾僧為難。元璋自幼已心高氣傲,正所謂: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遂離開皇覺寺,前往滁州投靠舅父郭光卿。郭光卿得知元璋父母雙亡,身世悽涼,乃收容家中與眾兒子伴讀。
元璋聰慧過人,招致各表兄弟妒惡,一日,托詞哄騙入空房,絕其飲食,幸得舅父養女馬氏見憐,偷偷送麵餅予元璋充飢。一日,馬氏如常接濟時,被郭氏窺破,連忙把餅收入懷中,馬氏胸前遂有餅烙腐痕。其後,郭光卿把馬氏許配給元璋,乃為明朝開國皇后。
朱元璋在劉基(劉伯溫)、李善長、常遇春、徐達、朱亮祖、胡唯庸等人扶助下,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歲次戊申(公元一三六八年),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為洪武元年。
太祖朱元璋雖有經國之能,唯戾氣甚重,未稱帝時曾有一詩吟菊,詩云:「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煞;要與西風戰一場,滿身披上黃金甲。」雖以菊寄情,已見殺氣騰騰。
而且,其妒忌心奇重,對身邊眾人;除皇后馬氏外,其他人均不信任。尤其是登上帝位後,為防範將來薨後,子孫難以駕御眾開國功臣,唯恐大明江山落在別姓人手上,遂為「鳥盡弓藏」,於有生之年,一一翦除替自己打江山的「親密戰友」,替子孫鋪設「平坦」之路。
太祖登基時,封劉伯溫為右丞相、太子太傅安國公,但劉伯溫才智過人,洞悉其妒忌心重,再四懇辭不受,說:「臣賦命淺薄,若受大爵,必折壽命。」並托病歸隱泉林,唯是到頭來仍難逃賜以毒餅而終命運。至於戰功顯赫的徐達,太祖明知徐達生背疽,仍賜他食鵝,帝命難違,徐達灑淚食鵝,以至毒發身亡。先鋒朱亮祖更因被指其子犯法而受牽連,慘遭鞭死。常遇春妻舅之「藍玉案」受株連賜死達二萬餘人,可見太祖其殺孽之重,不讓元帝。至於開國功臣李善長、胡唯庸,亦難逃賜死命運。
太祖雖翦除外姓功臣,但人算不如天算,他萬萬想不到,搗亂朝綱的竟是姓朱的子孫。太祖因太子朱標早死,乃將位傳於孫—惠帝朱允炆,是為建文元年。建文帝在位僅四年,便被皇叔朱棣(太祖四子)篡位;是為明成祖。
且說黃大仙籤第二十五籤為「上吉——朱洪武登基」。籤文為:
群山擾擾朝中嶽,有似為臣列鵠班;
拱立兩旁齊整肅,自居此地豈無歡。
求得此籤,若是自己創業做生意,會有一班忠心耿耿好伙計替你打天下,必成大業。但若是打工仔,須防「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當自己職位如日方中時,須有危機感,宜未雨綢繆作好兩手準備,以免突然收「大信封」,導致手足無措。
若問姻緣,乃為上籤,觀之明太祖與馬皇后之始終如一,舉案齊眉,求得此籤必有好姻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