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5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5-04] 萬象追蹤:快樂其實很簡單

葉 欣

 心理學家近幾十年來,花了不少時間探討人類的快樂根源。像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心理學家愛德華.戴納(Edward Diener),這位外號「快樂博士」的學者,二○○二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快樂程度最高、沮喪跡象最少的百分之十學生,他們共有的最顯著特質——就是與朋友和家人關係密切,經常共處。

 戴納說:要想快樂,就得開發社交技巧、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

 鹿特丹市伊拉斯姆大學的魯特凡侯文(Runt Veenhoven),他在大學擔任快樂研究教授,主編《快樂研究期刊》,並且管理「世界快樂資料庫」(www2.eur.n1/fsw/research/happiness),這座龐大的資料庫是從世界各地收集而來的研究。

 魯特凡侯文表示:每天喝一兩杯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快樂;三十到五十這個年齡的人,要比別的年齡層不快樂,或許是因為人到中年「自由少、責任多」,包括子女、工作、房貸這些責任;還有,工作如果容許有一點自由,也有一些決策權,會比較快樂。

 魯特凡侯文的結論—快樂就是你喜歡目前的生活到甚麼程度。就算是住在天堂裡的人也可能不快樂,如果他們一生中所有事情都搞得一團糟。

 賓州大學的塞利曼(Seligman)在《真實快樂》一書指出,快樂有三項成分:享樂(一張笑臉的部分)、參與(投入家庭、工作、戀情與嗜好等的深度),以及意義(運用個人的力量為更高的目標服務)。他堅稱,這三條通往快樂滿意人生之路中,最不重要的就是享樂,因為太多人的生活重心在於追求享樂。

 依我看,快樂便是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分鐘,好好的過充實的日子,一息尚存,就要懂得感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