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5年6月2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6-28] 國家意識未在師生中植根

放大圖片

 ■教聯調查發現,香港師生國民意識不足,政府有需要加強國民教育宣傳工作。 黃錦佳 攝

 【本報訊】(記者 黃錦佳)超過3成香港中小學教師與學生堅持一國兩制,但認同推廣《基本法》教育的只得1成,而且師生普遍未建立對國家要忠誠,或著意培養與內地人民的手足之情等意識。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均瑜表示,香港國民教育起步較遲,未能將國家意識在師生理念中植根,因此不論政府、傳媒、教師等都需要加強對國家的認識。

 教聯於今年年初向1,465名中小學教師及1,001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社會價值觀、環境課題及公民特性中,各選取20項觀念,讓師生分其優次,以了解香港師生在全球化的情況下,對公民教育的理解。受訪教師認為法治精神是最重要的社會價值,選擇比例超過6成,其次為提倡廉潔教育、維持中英並重、堅持一國兩制等,而學生的價值觀亦與教師相若。

對國家歷史了解居榜末

 但對於國家觀念的價值觀則明顯較受忽視,例如加速本港與泛珠三角融合、培育與內地人民的手足之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了解及推廣《基本法》等,不論教師或學生,都將上述觀念排在榜末。黃均瑜解釋,所有價值觀需要時間去累積及形成,香港推動廉潔教育及中英文兼擅的理念多年,因此不少師生都接觸過相關訊息。反觀國民教育則起步較遲,因此他們未能充分掌握有關理念。

 調查顯示,教師對國家的認識甚至比學生還要低。黃均瑜認為,政府有需要在課程加入國民教育元素,透過教學相長,讓教師掌握國情教育內容。副主席胡少偉補充,部分師生未能釐清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的關係,片面地以為一國兩制是個人人權的保障,而忽視在一國下「公民」的責任,亦無法理解《基本法》其實是一國兩制的具體體現。教育研究委員會副主席韓湛恩則指,部分老師甚至視國民教育為人生大道理,未能將之融入課程之內,讓學生切實地接觸國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